《盤前掃瞄-國內消息》6張壽險百億神單吸金;元月CPI升破3%半年新高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儘管去(2022)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僅7,730億元、創15年新低,但壽險市場依舊出現六張百億神單,共吸引保費996億元。其中,單張吸金量最高的是新光人壽的美元利變壽險「尚好美」,去年以宣告利率3.18%,單張賣逾新台幣210億元,其次是國泰人壽新台幣計價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真月月康利」,單張賣近192億元。

2.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若疫情穩定,20日起放寬室內口罩規定,分成三部分,指定場所如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場所及運具仍應佩戴口罩;特殊情境如有呼吸道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者外出、人潮聚集等狀況建議要戴口罩;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

3.主計總處9日公布元月份消費者物價(CPI)指出,受到春節因素影響,1月通膨率升到3.04%、突破3%,為半年來新高,核心CPI年增率2.98%也創下171個月以來最高,通膨還是在相對高點,通膨壓力持續存在。

4.因應原物料上漲及基本工資調漲,並考量門市營運成本,主攻鍋貼水餃、在台有逾1,000家連鎖門市據點的八方雲集9日宣布,自2月13日起調整部分產品價格,韭菜、韓式辣味、咖哩雞肉、玉米口味鍋貼與水餃漲0.3元,招牌鍋貼、水餃漲0.5元,新蔬食鍋貼水餃漲0.5元,鮮蝦水餃漲0.5元,平均漲幅約5%。

5.主計總處9日公布1月外食費年增率為4.33%,受到近期迷克夏、鬍鬚張、八方雲集等外食接連喊漲影響,外界擔心後續漲勢。對此,主計總處表示,外食費陸續調漲可能是廠商在反映成本,儘管外食費還沒回到先前水準,但已經沒有去年那麼誇張。

廣告

6.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是否能恢復成長?壽險業者意見不一,有人覺得去年只銷售7,730億元,基期低,今年應可挑戰成長20%以上,全年規模回復1兆元,但亦有人覺得資本市場動盪、銀行優惠存款利率比保單宣告利率高,投資型保單及利變保單銷售都有難度,若景氣不佳,全年新契約保費還可能再衰退。

7.宏達電重返榮耀有望?全球業務總經理黃昭穎表示,一體機新品VIVE XR Elite全球預購成績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雖然一線科技大廠縮減資本支出、裁員不斷,但在全球電信業者積極建置驅動下,今年B2B元宇宙可望持續成長,他並透露,宏達電將在第二季推新款元宇宙手機,硬體規格可望比前一代提升一些。

8.高價IC設計持續颳起電子旋風,非科技股也有工業自動化族群異軍突起,外資多頭鎖定工具機股王亞德客-KY(1590),其法說會釋出正面看法,旋即再吸引凱基投顧、里昂證券升評「買進」,高盛證券更將推測合理股價拉升到1,400元,市場最高。

9.股市交易量低迷,加上1月因農曆春節長假、股市交易日僅13天,財政部9日公布1月稅收情況,證券交易稅實徵68.5億,年減106億元,減幅達60.66%,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10.光群雷(2461)宣布,與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訂項目投資協議,擬於南昌高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做為公司在中國的雷射全像防偽材料生產基地。投資大約為3,000萬美元,預計2025年開始投產,藉此提升中國光群集團生產績效、降低生產成本。(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