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引資入公建6千億上膛;台股奔萬七公股銀停看聽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針對財劃法修正案,財政部長莊翠雲12日表示,已初步擬訂提升財政自主、劃一分配基礎、調劑財政盈虛、保障既有財源和精進分配機制等五大方向。其中較大變革,是未來直轄市和其他縣市擬採取同公式計算。

2.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2023年公共建設經費規模是史上新高、達近6,000億元水準,更希望連續三年達成率超過95%,其中引進民間活水加入公共建設,是財政部的主要任務之一。

3.新光金經營權之爭9日落幕,12日為新董事會選出後的第一個上班日,金管會下午即約見新光金新任董事長陳淮舟,提出五大監理期待,尤其提醒新壽的財務虧損情況,要求將6月底資本適足率(RBC)低於200%的增資,列為首要任務。

4.台股「差1點」攻萬七。「超級央行周」登場,市場轉看總經面,績優藍籌股再獲市場青睞,台積電12日上漲9元再攀今年高、貢獻大盤逾75點,帶動盤中加權指數最高衝上16,999.72點,與投資人引頸期盼的「萬七」大關差距不到1點,續創去年4月22日來波段高,金兔年來大盤累計勁揚超過2,000點。

5.3GPP於12日首度在台召開會員大會,被視為全球通訊界盛事!經濟部長王美花12日於開幕時表示,這次經濟部安排SES、Inmarsat及Mangata三家國際級低軌衛星業者與台廠進行媒合,此舉將為台廠打入全球低軌道供應鏈帶來全新商機。

6.台股直奔「萬七」,公股銀行見漲勢太兇猛,祭出最新對策,即暫時「停、看、聽」,先將部份資金轉進高殖利率個股,鎖定除權息旺季的股息收入,漲多個股則將視情況減碼。

7.新南向授信今年前四月速度放緩。銀行局統計,新南向授信至今年4月底授信總餘額達1兆5,349億元、僅較去年底增加333億元、達標率55%,但僅為去年同期增貸1,565億元的二成。銀行局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企業清償聯貸案借款、部分客戶因利率條件提前大額還款、有部分客戶額度到期還款後無資金需求。(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