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南亞科毛利率拚轉正;國銀存款餘額逼近53兆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記憶體廠南亞科技受DRAM價格下跌、出貨量減少、調整產品組合並進行減產等影響,第一季合併營收降至64.25億元,創14年來單季營收新低,毛利率也是10年來首見負數,顯見近期DRAM供給過剩及庫存過高等市況嚴峻。惟總經理李培瑛說,毛利率要轉正取決於DRAM價格回升及庫存去化,有機會在第二季底或第三季初轉正。

2.全球央行升息,錢瘋狂湧回銀行。金管會11日公布,國銀2月底存款餘額達52兆9,203億元,單月再增3,325億元,即將突破53兆元大關,且今年前二個月國銀存款就增加5,746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3.因應低稼動、以及淘汰不具競爭力的生產線,市場傳出面板雙虎將整併旗下工廠,計畫在年底各關閉一座5代/5.5代廠。友達證實會把一座筆電面板廠產能轉至其他各廠區生產,未來廠房會做其他規劃。而群創則是指出,會彈性規劃產能,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4.財政部11日公布第一季出口金額977.5億元,是近八季出口金額首度低於千億元,同時也低於2021年第一季的979.2億元,創下近九季新低;首季出口年減19.2%,是2010年以來14年首季年減幅最深的第一季(2009年首季為-36%)。

5.股神巴菲特11日接受《日經新聞》(Nikkei)訪問時表示,他所執掌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先前大砍台積電美股存託憑證(ADR)部位,主要是考量到地緣政治緊張的關係。他稱讚台積電是一家管理良好的企業,但波克夏投資佈局另有更好安排。

廣告

6.繼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後,三星宣布加入減產記憶體行列,產業加速趕底,市場期盼即將回升,11日台股記憶體供應鏈樂透,近期法人砸重金買超華邦電、南亞科等個股,股價紅通通。

7.上市櫃公司去年營收創史上新高,但獲利卻呈現衰退。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11日指出,去年上市櫃營收雙雙成長且創新高,合計達42.9兆元、年成長5.01%,但稅前淨利卻衰退至5兆元、年減4.87%,主要是金融保險業與光電業二大產業獲利大減5,135億元所致。

8.面對台灣正在推動的淨零轉型政策,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1日指出,電動運具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他也拋出電動機車費率調降的議題,並強調電池是我國此一領域發展上很大的瓶頸,會將電池產業納入產創條例投資抵減的範圍。

9.房價似乎有軟著陸趨勢,房地產業者指出,內政部11日最新公布2022年第四季的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7.51,季漲0.94%,雖然再度刷新史上新高,但卻是2020年第四季以來季漲幅首次小於1%,終結連續9季漲幅突破1%的格局,顯示漲幅已收斂,且由於市場追價動能明顯不足,預期房價恐已進入強弩之末。

10.四家上市櫃交不出2022年財報,今年6月及11月恐面臨下市、下櫃。證期局11日公告,上市公司隆銘(3018)及上櫃公司駿熠電(3642)已從去年第三季就沒交財報,若未如期補正,最快今年6月27日將下市;上市的如興(4414)與上櫃的昇華(4806)未及補正的話,最快今年11月20日恐下市。(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