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帶路】王永慶30年前就想做電動車!王瑞瑜領軍拚「台塑新能源版圖」:電芯是第一步

30年前王永慶埋下的種子發芽了!台塑集團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是繼台泥與鴻海後,第三家大廠投資電池芯,在彰濱崙尾建構面積6.1公頃的綠能生產基地,並設立模組廠及儲能廠,初期規模2.1GWh,第二期擴建將提升至5GWh,總投資金額逾160億元。

台塑如何整合資源,布局新能源事業?如何往「台灣最大電池芯廠」目標邁進?《Yahoo奇摩財經》每周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

【科技人金句】台塑新智能科技董事長王瑞瑜。圖/記者楊絡懸製
台塑新智能科技董事長王瑞瑜。圖/記者楊絡懸製

王永慶30年前遠見:掌握電動車電池製造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可望成為台灣第三家電池芯大廠。對於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以及台灣新能源產業的缺口,台塑新智能的投資與研發,猶如填上一塊關鍵的拼圖。

為何選擇這時跨入新能源版圖?王瑞瑜說,事實上,台塑集團的電池事業早在30年前就已埋下種子,如今磨成一劍,台塑花了好大的力氣研究電池,終於要在電池上展現該有的實力。

「台塑新智能的成立,必須要回到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思考。」王瑞瑜透露,1990年代,全球正經歷能源危機,環境保護議題也浮上檯面,她的父親、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早就對她預言,「未來一定是電動車的時代。」

當時王永慶相信,電動車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佳方案,只要能掌握電動車電池製造,配合低成本生產條件和管理,前途樂觀可期。意即企業要發展電動車,除了有馬達的核心動能,也必須要尋找合適的電池材料。

台塑新智能發展電池。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新智能發展電池。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電池可作為居家儲能系統。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電池可作為居家儲能系統。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儲能櫃及關鍵技術。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新智能的彩繪儲能貨櫃及關鍵技術。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默默耕耘電池系統

台塑企業1996年投資一家美國電池公司,把技術承接下來、引進,並在南亞成立研究中心,但就時空背景,技術卻是舊一代的鎳氫電池,在過多的使用限制下,車用電池無法突破,也導致當時為了研發電動車而成立的「台朔汽車」無疾而終。

廣告

「對於電池,台塑從來沒有放棄過。」王瑞瑜娓娓道來,台塑不斷追求最適當的電池原料,2008年,接觸到鋰鐵電池及正極材料的研發,成立台塑鋰鐵公司,但容量上卻無法跟鋰三元材料比較,也沒法成功用鋰鐵作為電動車的電池,台塑將「台朔汽車的寶貴經驗」謹記在心。

自王永慶手中接上薪火,王瑞瑜在台塑生醫成立了電池專案組,專精在鋰鐵原料的掌握,進一步比較電池原料及技術的優劣,這十幾年來默默耕耘,從電池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儲能,獲得各項廠商認證,包括在全世界安裝超過1,200台以上「不斷電系統」(UPS,緊急備用鋰鐵電池),電動車時代來臨,台塑也奠定好新能源事業的基礎。

台塑布局新能源26年,王瑞瑜說,在企業集團中,不只是台塑生醫參與電池研究,台塑旗下4大公司包括台塑、南亞、台塑化、台化,對於鋰鐵正極材料、鋰電銅箔、隔離膜PP、電解液等,都陸續研發及銷售,原料自製率達70%以上。

王瑞瑜向記者指出,選擇鋰鐵作為電池儲能,主要是鋰三元內含的材料鎳、鈷等元素較為稀少、資源較競爭,而鋰鐵的主要材料鐵較豐富;在材料的優化上,鋰鐵正極材料可取代有汙染性的鉛酸電池,且耗電低,鋰鐵循環壽命可超過3,000次,「最重要的是認證,每個認證大概要花1至2年時間,我們在台灣是獨一無二。」

台塑企業新能源產業布局現況。圖/記者楊絡懸翻攝
台塑企業新能源產業布局現況。圖/記者楊絡懸翻攝
台塑新智能四大發展主軸。圖/記者楊絡懸翻攝
台塑新智能四大發展主軸。圖/記者楊絡懸翻攝

王瑞瑜填上關鍵拼圖:要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針對新能源版圖,王瑞瑜說,新能源最重要的是礦源,台塑一直以來正找尋鋰礦,將從澳洲逐步開始;再來就是電池芯,未來將分兩階段投資建廠,第一期投資60億元建置2.1GWh鋰鐵電池芯與模組廠,拚2025年前「全產全銷」,第二期再投資100億元擴建2.9GWh電池芯與模組廠,共斥資160億元,2027年總產能將達5GWh。

「從模組、儲能、電動車電池,一步步補足新能源事業。」王瑞瑜期盼掌握創能、固態電池、氫能、碳捕捉等新技術,另像是電池回收,台塑在這兩年已投資一家韓國電池回收廠。

也就是說,台塑在新能源上游的礦源、到下游的電池回收,包括電池應用端,甚至延伸至節能減排的關鍵技術,全部都在台塑的規劃範圍內,目標更是將所有的產業鏈建構完整。

台塑集團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由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右)擔任台塑新智能董事長、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左)擔任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圖/記者楊絡懸攝
台塑集團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由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右)擔任台塑新智能董事長、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左)擔任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圖/記者楊絡懸攝

王瑞瑜強調,台塑蓋電池芯廠只是第一步,為了因應這幾年的節能減碳、再生能源,以及電動車的脈動,她要重新檢視台塑企業所有資源,希望做到塑化產業一樣「上、中、下游」垂直整合,並攜手其他廠商,努力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將技術發揚到全世界,正是台塑的願景。

(審核:呂俊儀)

延伸閱讀

【科技人帶路】帶領鴻海坐穩5兆元龍頭!劉揚偉曝40年「debug觀念」:做什麼行業都一樣

【科技人帶路】泥娃娃如何綠化翻身?張安平揭示「台泥轉型策略」:從烏雲縫隙探進希望光芒

【科技人帶路】「星際大戰硬碟」引瘋搶!總座黃又青揭Seagate策略:先觀察需求在哪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楊絡懸:專訪過台積電董娘張淑芬的藝術公益、側寫過英國前首相梅伊的政經脈動。相信不論是企業大老闆、小人物或社會角落,都有值得被記錄的故事,期盼透過深度和廣度的觀察力,帶來最宏觀的專業報導。

  • Yahoo股市App下載:即時看盤、到價通知、最新盤勢與財經新聞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