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觀察-演唱會經濟翻轉城市印象
台灣演唱會經濟連年大爆發,場館周邊百貨、商城、旅宿、餐飲業者雨露均霑,根據台北市政府統計,光是歌手周杰倫12月初在大巨蛋連唱四天,吸引近15萬人參加,就創造逾17億元經濟效益。展望2025年,業界看好全台演唱會場次維持900場高峰,估可帶動至少千億元經濟動能。
實際上,不只在台灣,疫情之後各國知名歌手紛紛重啟世界巡演,相較過往單場、單點演出,如今整體規模更盛大,經常有多日、連續一周的音樂活動,進一步擴大延伸經濟效益,甚至出現新名詞「Tourflation」,代表因巡演出現短暫通膨的現象。
疫後演唱會爆發潮延燒全球,12月有機會受邀訪問深圳龍崗大運中心,正巧碰上歌手張惠妹在此舉辦演唱會。該場館設有6萬個座位,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體育場館,因舉辦2011年世大運而得名,包括歌手劉德華、張學友、周杰倫均曾在此開唱。
緊鄰大運中心的複合式商業空間大運天地,是近期深圳東部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其結合生態公園與複合式商場,占地超過15萬坪,受惠於新開幕話題性及公共運輸優勢,每逢假日遊人如織,為當地挹注人潮與錢潮。
很難想像,在2024年中大運天地開幕前,該場館曾一度陷入招商不利、營運困難的窘境,原本的營運商佳兆業集團因資金不足,無力繼續投入開發建設,2022年11月甫由華潤集團旗下子公司接手,進行二次開發。
有趣的是,呼應當地發展仿生機器人、無人機產業趨勢,商場內部能看到巡邏機器人、機器狗四處蹓躂,吸引孩童駐足互動,也有不少歌手將演唱會結合無人機表演,例如周杰倫昔日演唱「告白氣球」時,便出動數千架無人機勾勒出愛心、氣球等圖案,成為在此舉辦表演一大特色。
過去深圳「西強東弱」的發展軌跡明顯,為了平衡區域發展,大運中心才會落腳在位於東部的龍崗,儘管新商場能否持續驅動在地經濟,而不僅是短期開幕熱,仍有待時間考驗,但演唱會帶來的穩定粉絲群體,已為地方注入一劑強心針。
回到台灣,近年演唱會商機維持在高點,高雄市靠著演唱會經濟翻轉工業城市印象,也有不少縣市看到北高成功經驗後躍躍欲試,拋出「孵蛋」或活化既有空間的想法,但回歸現實層面,「生蛋」本不易,「養蛋」更是困難,包括落腳處的交通區位、商圈發展、展演量能等都是關鍵,或許深圳龍崗大運中心的經驗,值得反思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