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族群》四大期待 推升金融股走出新行情

【時報-台北電】升息、疫情後獲利爆發力、高度監理及政策利多,四大期待推升金融股走出一波新行情,雖然金融股今年配息不如預期,但市場分析,投資看的是未來,今年銀行有望擴大淨利差及投資獲利,產險走出防疫保單陰霾,壽險年底可望有政策利多,都讓投資資金進駐。

金融業去年因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逾2,000億元、本業大虧損,加上股、債雙跌,衝擊壽險及銀行資本利得收入,今年不但有三家金控宣布不發股利,金融股殖利率也表現平平,4月金控殖利率最高為兆豐金3.69%、銀行最高為上海商銀3.86%,但投資達人仍認為金融股因投資成本低、配息穩定,身為長期存股的熱門,逢低買進反而能提高報酬率。

金融業受到金管會高度監管,經營及投資都有一定界線,投資安全性相對高,同時獲利穩定,因此配股、配息也相對穩定,加上資金成本低、風險也較低等優點,在牛市中小賺、在熊市中不會重摔,而備受股民青睞,將金融股視為存股首選。

但是,去年產險業因防疫險、疫苗險,稅前大虧逾1,900億元,加上美國聯準會鷹式升息造成股債雙跌,衝擊金融業獲利,導致金融股後勢不明朗,今年破天荒有三家金控,即新光金、開發金、國票金宣布不配息,讓小股民開始懷疑,金融股還要繼續存嗎?

依據各家金控、銀行公布數字,今年4月止,現金殖利率最高的金控為兆豐金、銀行為上海商銀(以4月平均殖利率計);4月EPS最高的金控為富邦金0.64元,銀行為京城銀0.33元。

投資達人指出,金融股的特性就是會受到大環境政策影響,未來升息趨緩,債券評價轉正後,今年大部分金融股的獲利應該還是有機會優於去年,買金融股的動機大多是長抱,既然如此,更應該在股價相對低檔時勇於逢低買進。法人也認為,金融股若看長線,仍然看好,且央行升息三次帶來的利息收入增加,還是利多。元大投信則建議,美國升息即將在第二季底到頂,也是買進時機。(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有容/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