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鐵路出土1/桃園捷運挖到「寶」? 台灣最老鐵路遺址恐不保

桃園火車站附近進行捷運施工時,挖到清朝劉銘傳鐵路遺跡,長500公尺、寬8公尺,以鵝卵石鋪成的鐵路遺構。(圖/庶古文創公司提供)
桃園火車站附近進行捷運施工時,挖到清朝劉銘傳鐵路遺跡,長500公尺、寬8公尺,以鵝卵石鋪成的鐵路遺構。(圖/庶古文創公司提供)

[周刊王CTWANT] 全台最早鐵路遺跡恐將不保!桃園火車站附近進行捷運施工時,挖到清朝鐵路遺跡,雖然桃園市長鄭文燦曾在市政會議要求所有開發案必須要有備案,還要求各局處盡可能避開遺址或預做準備,不過考古界人士披露,2020年6月間遺址出土後,2年來,相關單位態度消極,並未讓大眾積極參與討論清朝鐵路遺跡應否保存,連遺跡現場導覽解說也只開放短短2周,導致許多想深入了解台灣鐵路歷史的民眾向隅,呼籲桃園市政府和捷運施工單位正視此問題,讓更多民眾參與討論。

台灣考古學會理事長、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江芝華指出,桃園火車站附近挖出的清朝劉銘傳鐵路,是全台僅存一段的台灣最早鐵路遺跡,此外,當地還挖出日據時代鐵路基座和便所,加上附近的桃園火車站是國民政府後來蓋的,小小的一段鐵路,涵蓋並見證台灣135年來的鐵路歷史,堪稱是活的鐵路教室,無法理解開發單位為何只是圍住現場、不讓更多民眾接觸觀看,導致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遺跡在幹嘛。

江芝華指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考古遺產保護與經營憲章1990》規定,積極的公眾參與為考古遺產保護政策中不可或缺一環,而考古遺產保護的主要目標是原地保存,對公眾展示考古遺址是推廣理解當代社會起源及發展的主要方法。以德國科隆為例,興建輕軌鐵路時,就與考古單位進行討論和規劃,並加強深度以避免觸及考古遺址。再以日本為例,若有重大考古發現,會主動安排各級學校及民眾參觀,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進行公共教育,而不是像桃園這種作法。

負責現場考古發掘的庶古文創公司是台灣第1家考古專業公司,本身也是考古學家的庶古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正宜表示,現場已挖出長500公尺、寬8公尺以鵝卵石鋪成的鐵路遺構,鵝卵石是固定鐵軌所用,初步認定是清朝劉銘傳鐵路的雙股(兩條鐵路車道)鐵路遺跡,另外還有日據時代的鐵路遺構,包括二爪磚、鐵路基座等,再加上國民政府來台時期的鐵路建設,形成台灣唯一一段完整的鐵路發展史。

台大人類系副教授江芝華呼籲相關單位:清朝鐵路遺跡不管是要保存還是開發,都應該讓社會大眾充分知悉並進行討論。(圖/趙世勳攝)
台大人類系副教授江芝華呼籲相關單位:清朝鐵路遺跡不管是要保存還是開發,都應該讓社會大眾充分知悉並進行討論。(圖/趙世勳攝)

庶古文創公司課長戴志家還指出,現場還挖到陶器及玉器碎片,證實桃園火車站附近在45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朱正宜和戴志家強調,清朝和日據鐵路遺跡是全民的文化財,希望能透過全民參與討論,聽聽社會大眾的意見,再決定保存方式。中華民國鐵路文化協會理事長劉宥緯也呼籲保留這段鐵路遺跡,但是不能為了保留而保留,應該做好相關展示讓民眾和遊客充分了解台灣的鐵路歷史。

據了解,桃園捷運施工單位正對劉銘傳鐵路遺址翻模和3D掃描,並進行提取約20平方公尺遺跡。桃園市文化局雖曾開過一次文資審查會,後來不了了之,但桃市府是否會再召開文資審議會,至今仍不明朗。

江芝華副教授指出,因為遺址現場說明導覽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周、且名額有限,還有許多想親眼見證和親身感受的人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它,而且遺址應該留下或離開,不應只由少數「專家」來決定,因此台灣考古學會發動民眾一起打電話給桃園市文化局或是捷運工程局,希望讓更多人見證台灣鐵路這段百年歷史,再決定遺址怎麼處理。

桃園市府捷運工程局總工程司張俊雄表示,遺址現場受限於路寬和四周建築物,且與桃園捷運路線高度重疊,無法進行工程變更,如果採取現地保留,可能連鐵路地下化也沒辦法做,目前已經提取20平方公尺的清朝鐵路遺構,先請考古公司庶古文創予以保留,未來將放置展覽館。另外也根據文化局的文資審議會決議,翻模並3D掃描鐵路遺構、並提取日據時代便所等文物,未來活化遺址文物資產的部分則由台鐵規畫展示。至於當初遺址現場展示的時間和場次,則根據文化局意見辦理。

桃園市府文化局則表示,遺址是否現地保存,目前還沒定案,臺鐵及相關單位還在規劃方案,後續會送該局的審議會討論。另外,未來地下鐵路完工後,將於桃園新站內規劃相關文物展示空間。

桃園捷運施工還挖出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左),以及日據時期便所(右)。(圖/庶古文創公司提供)
桃園捷運施工還挖出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碎片(左),以及日據時期便所(右)。(圖/庶古文創公司提供)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小鐘無罩接觸確診者「現場12中9」 他全身而退3劑疫苗超強組合曝光
交往15年遭背叛 前男友與小三邀她來婚禮「想道歉」
女星「搭捷運通勤」…自信風采超吸睛 下半身穿搭意外惹議:現在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