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理財衝逾87億 六家業者最積極

帶動全台瘋AI的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喊出,機器人世界已然來臨!AI是近來最熱話題,「機器人理財」有望搭上這波浪潮再衝一波。金管會統計,截至2024年4月底,已有18家業者辦理機器人理財業務、資產管理規模達87.01億元、年增率24.87%。其中,規模前三大的銀行為國泰世華、一銀、華銀,而前三大投信則是復華、野村、群益投信。

金管會在2017年6月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2018年1月時資產管理規模只有3.34億元、客戶數1.25萬人,到了2020年12月底資產規模首度破25億、客戶數達8.68萬人,之後逐年都有成長,2021年12月底規模達48.6億、年增94%,2022年12月底規模達62.75億、年增29%、2023年12月底規模達77.92億元、年增24%。

雖然逐年成長但年增率卻有下降趨勢。若看今年4月的規模年增率已不若2023年、2022年的快速,2022年4月規模達48.76億元、年增率達47.53%、2023年4月規模達69.68億元、年增率達42.9%,但今年4月規模達87.01億元、年增率卻掉到24.87%,幾乎快腰斬。

為加速機器人理財發展,金管會陸續鬆綁。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指出,今年2月預告修法、3月6日已正式修正發布,增加券商及客戶及投顧事業共同簽訂的三方契約,由電腦系統自動為客戶執行自動再平衡交易已鬆綁,也就是投顧提供機器人理財時,若券商、客戶、投顧已簽訂三方契約,可以直接進行投資部位再平衡,不必再逐步取得投資人同意,可省下繁複的手續。

廣告

金管會統計,目前機器人理財發展最積極、規模前三大銀行,分別是國泰世華銀行的19.89億元、第一銀行13.88億元、華南銀行9.25億元;規模前三大投信,分別是復華投信2.92億元、野村投信2.34億元、群益投信0.22億元,市占率最高的是國泰世華銀行,市占率達22.86%。

為強化監理,金管會也正規劃拉高機器人理財業務監理位階,從業界「自律規範」提高至「法令」等級,但因事涉投顧管理規則修正,尚光琪表示還在討論中,且未來法規還要修正、經過內部程序、法規預告,保守估計最快第三季才能上路。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台股6月開局 AI帶隊飛得過2萬2?謝金河揭3利空罩頂 再酸3台廠站錯隊
拒絕勞保年金縮水! 沒工作續保勞保3招延長年資 但要小心這情況「自動退保」
高股息ETF新不如舊? 讚00919有「雙利空間」 專家:公告配息後都大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