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運通過配息1.25元,轉投資長榮物流大園國際物流中心擬Q3啟用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榮運(2607)今(19)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除承認去(2022)年財報外,同時通過每股配發1.25元現金股利,並順利完成董事改選。而轉投資長榮物流的大園國際物流中心,預計將於2023年第三季啟用。榮運去年每股盈餘(EPS)3.3元;榮運表示,為因應全球物流供應鏈需求暢旺,籌建之大園物流園區已在去(2022)年第二季正式營運。另考量疫情舒緩,國內旅遊市場應可逐漸復甦,繼去年汰舊7部歐系四期環保遊覽車及1部中型巴士,另汰舊換新2部中型巴士,今(2023)年將新採購11部歐系六期環保遊覽車,積極佈局邊境開放後之航空旅遊業需求,以提升客運業整體營收。

2023年3月新增1部橋式機加入營運以提升作業效能。另外,轉投資長榮物流公司為擴展全球服務網絡,籌備中的柬埔寨及韓國子公司於2023年第一季投入營運,柬埔寨及韓國子公司所在地屬RCEP自由貿易協定會員,有助分散因歐美降低對中國貿易依賴之衍生風險,擴大長榮物流公司市場佔有率。

榮運指出,在複合式經營型態、多角化異業結盟營運業務涵蓋方面,海、空運貨物承攬、第三方物流服務、海、空運業代理、大型物流園區、貨櫃碼頭經營、內陸運輸、內陸貨櫃場、貨櫃修理、貨櫃租賃、船舶租賃、貨櫃碼頭裝卸、國道客運、交通車、國內旅遊遊覽車、加油站、車輛維修與代檢廠等多角化經營,多年來皆維持穩定獲利的成長。

在業務拓展方面,大園物流園區2022年第二季完工啟用,倉儲租賃招商成果已達100%,園區佔地約28,000坪、總樓地板面積約40,000坪(辦公棟+倉儲棟),大園物流園區已取得內政部綠建築候選的評鑑,目前正積極申請綠建築標章。園區倉儲棟四層可出租面積35,000坪已順利全數招商完成,辦公棟租賃已引進便利商店及電商業者進駐,對於公司營收有所挹注。

榮運旗下轉投資長榮物流公司基於擴展全球服務網絡,積極進軍全球佈點腳步,將於長榮海運高雄第七貨櫃中心,建置亞太營運基地之物流倉儲中心,預計2023年第二季正式營運。

此外,因應第三方保稅物流供需失衡的商機,長榮物流的大園國際物流中心,將於2023年第三季啟用,客戶可透過保稅平台,按客戶需求加工、分批提貨出倉、解決顧客資金壓力和生產成本,提升客戶長期競爭力及優勢。

因應台中港32號碼頭的業務前景,將於2023年新購1部橋式機及6部軌道式門式機(RMGC)加入營運、翻新電動輪胎式門式機(ERTG)輪道等設備投資以提升營運效能。

為符合市場變化,內陸貨櫃場已於2022年陸續完成船公司、集貨商、直客的櫃場作業費率調漲;在內陸運輸業務方面亦全面檢視合理反映運價結構,並積極爭取大型貨櫃運送標案。

客運業務為服務廣大的消費者,2021年已建置長榮巴士獨立官網,積極拓展行銷觸角,並結合集團公司資源,發展多元化行銷策略。繼2022年新採購2部中型巴士,2023年將另汰舊19部歐系六期環保遊覽車,積極佈局後疫情時代之客運業務。

長榮海運高雄第七貨櫃中心正式營運,榮運將承攬其倉儲作業。榮運旗下擁有為數龐大的貨櫃曳引車及大客車,為響應政府環保規定,2023年新採購14部歐系六期環保曳引車及11部遊覽車,符合節能減碳措施,改善空氣排放品質,降低對環境影響。

至於營運狀況預估,榮運指出,海運運費回歸到疫情前水平,貨運量亦自2022年第三季起持續下降,復因俄烏交戰、美中強權意識較勁的地緣政治風險,激化貿易保護主義所引發的終端需求下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與疫情持續等因素,對海運物流業者及託運人而言,2023年充滿挑戰。

未來榮運在業務發展策略將積極發展及強化核心業務,合理反映成本並適時調漲費率增加營收。至於轉投資長榮物流持續透過獨資設立,合資經營、購買股權的方式收購優質標的,擴張全球服務據點,同時進行內部資源整合,拓展多元化業務,深耕存量客戶及開發增量客戶,提升全球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