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被迫職場革命

新聞提要■日企面臨少子化衍生的勞力短缺窘境之外,年輕求職者拒絕當過勞社畜,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逼得企業雇主展開職場革命。

精句選粹■Japanese companies navigate workplace revolution as new generation of recruits value work-life balance and wages over lifetime employment and overtime.

專門生產電子、汽車零件的日本製造商美蓓亞三美(MinebeaMitsumi),一改數十年來的低調作風,透過打電視廣告、贊助高球賽事及職業運動員來增加曝光率,一切都是為了虜獲年輕求職者的心。

美蓓亞三美社長貝沼由久(Kainuma Yoshihisa)指出,「時下社會新鮮人考慮工作地點時,會選擇名氣大的公司,因為那是他們和父母最熟悉。」他說,「我們努力提高知名度,來拉近與對手的距離。」

戰後日本經濟急速成長,就業市場採終身僱用制,勞工工時長且休假少,在年輕人口豐沛且經濟蓬勃發展的20世紀末日本沒有問題,但這兩項先決條件幾年前已不復存在。

選擇權轉向求職者

隨經濟情勢變化,社會規範演變,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日本傳統工作型態正在改變。有別於父母那一代,新世代勞工會選擇職場,而不是被企業選擇。東京人力資源公司Recruit Co.研究員津田薰(Kaoru Tsuda)表示:「在結構性勞力短缺及人力資源動員的背景下,選擇權從企業轉向個人。」

廣告

日本企業面臨存亡關頭,不得不對就業市場丕變有所回應。

帝國徵信公司(Teikoku Databank)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內,313家日企不堪勞力短缺破產,比一年前多出1倍有餘,是自10年前開始有此紀錄以來新高。

今年3月俗稱「春鬥」的勞資談判,日本企業僱主允諾的加薪幅度平均超過5%,創30多年新高。日本總合研究所(JRI)經濟學家山田久志(Hisashi Yamada)表示:「企業認知到想擴充人力和留才,起碼付的薪水要高。」

3月中旬大東京地區有一場大型就業博覽會,約100家日企設攤搶才。會場充斥琳瑯滿目的廣告布條,盼引起應屆畢業生注意,像是「超過120天帶薪假、周休二日」、「完整的培訓系統」、「多元化工作方式」、「在東京證交所等主要市場上市」。

休假成找工作首要條件

現場一名有志從事於教育業的大三學生受訪表示,希望找到的工作,能讓她兼顧觀賞音樂劇的興趣。

她說自己的父母還在職場,也十分投入工作,她予以尊重,但她寧可在一家能適度休息以及休假的公司上班。

另一名大三學生則直言,他不想在「黑企業」(存在過勞工作文化的公司)工作,這類公司已不合時宜,「我想保有私人生活時間,像是在周末打打棒球」。

根據日本就業媒合機構Mynavi3月調查結果顯示,1,200名準備於明年4月踏入職場的學生,23%將理想待遇,包含薪酬和休假,列為選擇公司的首要因素,比一年前升了5個百分點。「良好」企業文化排第二,工作「穩定性」列為第三。

Recruit去年調查顯示,62%的企業人資人員認為,改變公司的人事系統及聘僱慣例有其必要性,能更好強化組織多樣化和應對徵才難題,但僅有43%企業人資人員自認能回應這些挑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