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客委會補助大小眼 北市每人分不到10元

【時報-台北電】立法委員王鴻薇及台北市議員李彥秀6日為台北市客家族群請命,痛批蔡政府的客家事務委員會對地方補助大小眼。王鴻薇說,過去5年,台北市得到的中央補助,平均每位在台北市的客家人僅分不到10元,最高的屏東縣,竟達3305元。李彥秀也大酸,自稱客家人的蔡英文總統,對於客家人的補助仍分政黨顏色,「大小姐果然大小眼」。

王鴻薇指出,根據中央客委會提供的資料,台北市共有45萬4千名客家人口,占全國客家人口的9.72%。但過去5年,中央客委會補助各地方經費來看,台北市約439萬,占總體補助費用的0.12%;但屏東縣的客家人口約18萬8千人,占全國的4.03%,竟得到總體補助費用的17.14%,高達約6.2億。

王說,如果以人均分配來說,台北市每位客家人只分到9.68元,屏東縣每位客家人可分到3305元。每次監督蔡政府缺失,民進黨總愛拿南北歧視來當擋箭牌,但台北市的客家人口也不少,但得到的補助竟然僅占0.12%,實在是太誇張、不符合比例,蔡政府是不是在歧視台北的客家人?

李彥秀也舉過去6年台北市舉辦的客家活動「台北義民嘉年華」為例,客委會最後核定的分攤經費,只有蔡英文上任第2年2017年、以及競選連任的2020年給到450萬元,其它年度僅給到300萬元,核定比例到2022年更只剩下22.5%。

李痛批,自稱是客家人的蔡英文,對於客家人的補助仍分政黨顏色。王鴻薇也痛批,蔡政府對地方補助大小眼不是第一次,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前瞻補助補到爽,漁港要3千萬的補助可以翻好幾倍拿到81億,而台北市就什麼靠自己,連治水預算都分不到1毛錢。

廣告

對此行政院客委會表示,台北市屬財政一級地方政府,依法不列入受補助對象,但仍以分攤費用方式推動台北市客家業務,絕無大小眼,期盼中央與地方齊心合力,共同推動客家語言文化永續發展。

為彰顯對台北市都會客家的重視,客委會持續透過分攤方式補助2023台北燈會1000萬元及台北市義民嘉年華等;更於台北市辦理各項大型藝文展演活動,如《雨馬》首場演出、台三線藝術季開幕式、客台20周年「客家製譟」演唱會,讓北市客家鄉親就近參與,接觸客家語言文化。

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勳反批,台北燈會其實是台灣燈會,每年由各縣市輪流舉辦,是通案補助,怎能硬說是客委會給「台北市」的補助項目。(新聞來源:中國時報─陳薏云、林良齊/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