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軋空殺多 來來回回築底

盤勢分析: 美股10月驚奇起於10月13日的史詩級空頭回補,當日CPI高於預期指數重挫開出但收盤道瓊長紅1,500點,隨後3大效應助攻築底,一是財報效應,市場預期低所以財報普遍優於預期,股價腰斬後展開反彈;二是債券黑天鵝變數,英國退休金與國債風暴讓美國警覺國債流動性不佳隱含危機,美國財政部已經著手因應,公債殖利率下滑;三是聯準會於緘默期前1天對外釋出12月升息幅度降低,壓抑12月再升3碼的預期心理。

澳洲9月初僅升息2碼被視為全球央行緊縮政策轉向的指標,但10月26日澳洲公布CPI飆升至7.3%創1990年以來最高點,主因是房屋營造和天然氣成本飆升,澳洲央行又要回緊縮貨幣政策。

10月26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升息2碼將基準利率升至3.75%,升息幅度低於外界預期的3碼,主因考慮到加國經濟處於衰退邊緣。美國對2023年Fed利率的預測則暗示2023年CPI年增率數字將會快速滑落,而美國經濟正式進入衰退,股市則在進入衰退階段結束空頭。

投資策略:

台股理論上要跟著美股反彈但本周卡在兩個變數,一是地緣政治風險與人民幣影響新台幣反彈;二是財報利空展望保守壓抑追價動能,不過消息消化後也會跟上反彈列車。

空頭市場反彈從來就不是基本面而是軋空,籌碼因指數破底清洗浮額,利空消息連續不斷,但指數量縮後長紅K後進入誘空階段,基本面差但股價反應逐漸鈍化,友達單季虧100億元股價重回減資前價位還收下影線,最明顯的是蘋果宣稱將採用TYPE-C接頭舊消息相關個股漲停,這些個股第三季業績不佳。

廣告

季線被視為軋空的終點,中間仍會起伏震盪,時間長度約一個~兩個月,第一個月市場膽怯觀望,第兩個月信心爆棚開始想長期持有甚至全面加碼。

PC與非必要科技品庫存壓力沉重,軋空殺多來來回回築底,個股軋空講求氣勢,近期強勢股反而沒有搶反彈買盤,殺多則以高檔爆量收黑為準。

今年最後兩個月市場變數多,如全球政治因素、戰爭與能源危機(歐洲對俄羅斯油價上限)、OPEC+(沙烏地與伊朗想左右逢源)、期中選舉(民主黨敗但拜登不可能放棄總統權力)、G20會議與APEC會議(美俄中是否舉行峰會全球矚目)。與台灣最有關的還是地緣政治風險,世界的台積電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兩岸和平的溫度計;操作建議為跌深科技股、鋼鐵以及護盤概念。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