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指數高檔震盪走揚 法人歡喜作帳結帳

盤勢觀察: 6月份的台股迄今讓投資人偏向正面,6月以來指數大漲約2,200點,月漲幅也逾10%,也是今年上半年來單月漲幅最高的月份,這可能是超過多數人過去的投資模式,當台股指數愈高,怎麼指數會愈漲愈強?最主要是台股在本次主流產業具有AI,讓台股能同時與費半指數都在全球股市漲幅排在最前面,上半年的最後一周,法人同時有作帳與結帳兩個心態操作,個股漲跌有些差異,但最終不外乎就是個股是否是主流產業?漲幅乖離是否過高?

投資策略:

本波台股6月大漲一點都不意外,除作帳外,根據先前金管會公告,5月外陸資淨匯入117.2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近3,800億元是史上第一大淨匯入量,推升外資累積餘額攀升到2,711億美元高點,也等於外資在台已投資了近8.8兆元台幣,當然匯入不一定都要買股票;但匯入第一大金額,且台灣又是AI主流產業國家之一,很難不讓人想到就是要買台股作準備,6月迄今大漲就不覺得意外,投資人也要正視一個問題,台股短期間不易出現波段大跌,如有出現較大拉回都是要思考買點而非作空。

近期盤面觀盤重點有二,其一是關注6月營收或Q1營運財報較強者後續發展,從先前已公布5月營收、Q1財報及部分公司法說會公布內容來分析,可發現目前營運表現較佳者,包括有AI、半導體、IC設計、PCB相關族群、工業電腦、電子周邊零件、重電、設備、能源、航運、紡織、金融與部分生技醫療業者等產業公司所公布的訊息都較偏向正面。

雖然本波焦點都放在權王台積電身上,但股王信驊也相當突出,屢次來到5,000元附近挑戰,由於Q3是傳統的出口業旺季,因此得留意電子業買盤,更要注意是設備等特殊產業入帳方式,因為下次7月10日公布6月營收時,這些產業營收方式可能又因景氣到來而營收成長幅度較強,如是台積電的相關往來公司更可以期待。

廣告

其二是持續關注業績與高息股,儘管類股輪動快速,但都圍繞在「業績」與「高息」二個字眼,積極型可選擇業績較佳者,穩健型則以後者,「高檔不追高,低檔不殺低」仍是在23,000點附近必要的操作心態,不過因今年有ETF買股效果,有助漲與助跌效果,最近除息前如有大漲一段者,可先在除息日前先逢高獲利減碼觀望。

操作建議:

留意兩點,1、短線KD指標來到高檔,9周KD指標持續走揚,但9日KD指標向上分別來到95.79與90.58,預期指數在台指期大漲結算後,指數再大幅上漲空間有限,短線或有漲多壓回,但預期應該是存技術指標或漲多小幅修正,逢拉回都是可布局有機會上漲公司。

2、MACD柱狀擴散中,台股近期上揚,DIF與MACD持續上揚,儘管指數漲多,但多方格局不易馬上改變,近一周指數較大支撐約在22,800~23,000點間,空手者可靜待美股四巫日結算後再作進出,短線高檔不追高,但大幅拉回都是可布局。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