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的婚姻》劇集中學到的這些事

從《我們的婚姻》劇集中學到的這些事
從《我們的婚姻》劇集中學到的這些事 (Getty Images/iStockphoto)

最近因為受傷在家,在養傷之餘就追了一部大陸劇《我們的婚姻》,這部劇講述雙薪、全職媽媽、全職爸爸3種不同家庭型態,深入探討婚姻中夫妻2人之間「地位」的變化,原本大家習以為常的「男主外、女主內」,正不斷遭受挑戰。

簡單介紹一下劇情。《我們的婚姻》主要以上海市中心某高檔社區的3個家庭為樣本,劇集圍繞著3個家庭。第一對是沈彗星、盛江川夫婦,前期選擇「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剛開始兩人商量等到女兒6歲後,女方就可以外出工作,但丈夫卻因女方真的出外工作而引發極大衝突。

第二對蔣靜、陸維斌夫妻,也是男主外、女主內模式,但不同的是,女方沒有工作計畫,而是把老公當作「老闆」般伺候,老公在外與別的女人搞曖昧、外遇,她也睜隻眼閉隻眼,做實了「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夫妻關係。第三對董思佳、李宇文夫妻,則是「女主外、男主內」,但當老公打算重返職場,妻子卻對丈夫缺乏真正的認同,為夫妻關係埋下地雷區。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但可以用對方法把經念好

我看完這部劇,最深的感觸是:每個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而不同的夫妻角色分配,雖然社會上還是有許多刻板印象,認為女人就是要帶小孩,男人就是要賺錢養家,而拼命賺錢的女人、在家顧小孩的男人可能多少還是會被投以異樣眼光,但不管如何選擇,其實只要雙方協調好,共同扶持維繫家庭,別人怎麼說又如何呢?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見,婚姻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又充滿爭議的話題。看完這部戲之後,我最大的感想是:不管是顧家還是外出上班,都是辛苦的工作,沒有誰高誰低,找到平衡點關係才能長久。夫妻關係中,不論丈夫或老婆,都應該要擁有自己喜歡的一份興趣(工作),以及保有自己的財務獨立,這樣不管夫妻倆選擇的什麼樣的家庭分工角色,比較不會出現第二對蔣靜、陸維斌夫妻那樣的問題。

廣告

當然,如果婚後就選擇做全職媽媽的女人,財務來源多半是配偶(丈夫)的收入,舉例來說,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就是全職媽媽,她的先生每個月薪資是10萬元上下,兩人養育1個小孩,婚後我那位女朋友以家庭為主,只是自己完全沒有理財,一直到她先生外遇,她才開始盤點財務狀況,然後驚覺:如果離婚,她只能分到扣除房貸後的房屋剩餘價值的一半作為夫妻財產分配,算一算也不過才一、兩百萬元,而自己則因為多年未工作,早與社會脫了節,恐怕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來養活自己與孩子……她感到驚慌,左思右想,因為財務問題而猶豫自己到底要不要離婚?

我不是感情專家,也不是法律專家,所以我無法給她什麼樣的建議,只能告訴她,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如果與先生能夠好好溝通,先生願意斬斷外遇而浪子回頭,那是一種情況。萬一與先生溝通不良,三觀也不合了,最後走上離婚一途,那就要計畫一下如何在有限的財務基礎下,為將來做好打算。

配偶間應財務獨立 我贊成各自擁有私房錢

無論男人或女人都有可能在婚姻上觸礁,也不是所有女人都是吃虧的一方,現代婚姻裡,什麼樣的狀況都可能發生,所以,我也不只是站在女人的角度來說話,我要傳達的是:不論男人或女人,走入婚姻後,都應該要有一份安全且公正的家庭財務分配使用權。

換句話說,老公可以擁有自己的私房錢,老婆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私房錢,而家庭支出項目屬於公用範疇。自己打理自己的私房錢,好好學習理財。如果家庭和樂,雙方財務理得好,那麼對家庭與個人都是加分;萬一婚姻觸礁,夫妻離異,最起碼雙方各自都有一定的財務基礎作為後盾,不至於因離婚而一時驚慌失措。

我常說「理財是全民運動」,因為不管你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身份是什麼,外在的安全感往往先以「財務/經濟」做為後盾,內在的安全感則是另一個訴求。先有了外在的安全感,可以消弭經濟上的不確定性,讓自己足以「安身立命」,然後再開始追求其他的部分。所以,學習理財,真的是一大課題,而且最好要及早開始。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

更多新手文章,快來投資新手村瞧瞧!

★延伸閱讀★

我今年勞退收益分紅高達23萬!你還沒自提?趕快行動吧!

利空訊號頻現 投資人該怎麼操作?

不要把投資視為豺狼虎豹 錢放銀行只會越來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