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通膨尚未偃旗息鼓,央行應審慎因應

房價上漲會推升房租,透過15%的權數足以左右通膨率的升降。圖/本報資料照片
房價上漲會推升房租,透過15%的權數足以左右通膨率的升降。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將於13日召開,貨幣政策走向備受矚目,日前主計總處公布5月的消費者物價(CPI)漲幅,再度升破2%的通膨警戒線,估計6月還會升高。據此看來,這一波通膨是否已經偃旗息鼓,仍在未定之天。

我國通膨率自2022年升破2%,迄今已連續三年在2%以上,加以俄烏戰爭依舊,以巴衝突未歇,國際農工原料、原油行情震盪走高,一旦原物料行情大漲,在原物料悉數依靠進口的情況下,我國將無法倖免於輸入性通膨,從國際政局研判,川普或拜登不論誰在年底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世界仍難太平,從現在算起,未來五年通膨仍將如影隨形。

除了國際政局動盪,國內房價飆漲也是通膨的另一項風險,沒錯,房價的變化不會進入CPI,但房價上漲會推升房租,透過15%的權數足以左右通膨率的升降,5月房租漲2.6%已創下28年以來新高,尤有甚者,近七年(2017年5月~2024年5月)房租的漲幅已超過10%,為20多年來所僅見,對於薪水不高的青年租屋族群而言,其壓力之大不言可喻。

除了房租高漲,外食費七年來更上漲20%,這也是2000年以來僅見,對於國人,特別是青年人又是一大壓力,因為外食族群以青年人為主,七年來多數國人薪資增加有限,房租、外食這兩項卻大漲10~20%,這自然讓他們吃不消。去年的薪資中位數尚未發布,惟以2017~2022年薪資中位數成長9.3%,可概估出近七年約成長13%,這個薪資增幅差不多就被同期外食、房租漲勢給抵消了,對於以外食、租屋為主的青年族群而言,其所感受的物價壓力遠高於通膨率這項數字。

廣告

然而,這一波房租漲勢停了嗎?主計總處認為還沒有,這一波房租大漲有三點原因,其一是通膨率連年漲逾2%,其二是房價持續上漲,其三是住宅維修費持續走高,而這三個原因目前看起來仍未消失,尤以房價為甚,既然原因尚未消失,通膨怎可能偃旗息鼓?

說來可笑,依主計總處估計,讓5月通膨率超過2%的原因,並非房租、外食,而是蔬果、雞蛋;5月通膨率比4月高出0.3個百分點,其中0.25個百分點來自蔬果的上漲與蛋價跌幅趨緩,房租才貢獻了0.04個百分點。這說明讓通膨率升高的長期因素雖是房租、外食,但短期因素卻是蔬果、雞蛋,若前者是通膨的遠慮,後者則屬通膨的近憂。

想想,央行的貨幣政策能解決蔬果、蛋價這類短期價格波動嗎?顯然是沒有辦法,這仍得回歸生產面,只要風調雨順,蔬果復耕有了收穫,隨著供給增加,價格自然回跌,雞蛋的情況也是如此,這是貨幣政策到不了的地方。那麼,貨幣政策到的了什麼地方?到的了房價,若央行透過政策能讓過熱的房市降溫,房租自然也就不會再漲了,房租在CPI指數裡的權重高達15%,當房租漲勢受到控制,通膨率就不會如脫韁野馬,青年人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這也就是說,通膨率超過2%這個近憂既來自蔬果、雞蛋,央行自不必理會,央行該關注的是房租、外食費持續上漲的遠慮。事實上,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立法院已表示國內確實出現房價居高不下、不動產放款占比居高、以及土建融授信占比居高等三大警訊,第二季央行理監事會議將會討論利率政策及房市相關議題。

我們認為,面對通膨的近憂與遠慮,近憂非央行所能管,但遠慮則是央行所必須管,尤其房租與房價連動,一個持續飆漲的房價,就不可能存在合理的房租,而不合理的房租又會推升通膨,通膨率一旦走揚,在比價效果下又會推升各類價格,如此周而復始將置台灣於永無止境通膨循環,若不加以阻止,那將會是一場惡夢。

主計總處日前將今年通膨率預測值上修至2.07%,這是連續第三年超過通膨警戒線,通膨壓力不可謂不大,雖然國際政局所釀成的油價、原物料上漲我們無力回天,但國內房價飆漲以致房租走高則是央行政策所到的了的地方,為改善青年人處境,為穩定國內經濟,央行不論升息也好,選擇性信用管制也罷,皆應為所當為,不需有任何政治顧慮。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大成:黃小玉價格回不去了
hold不住!最賣進口車也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