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中研院院長的減碳真心話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日前於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指出,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不能放棄任何減碳的機會,核電在技術發展上是可行的,不應排除,同時也應發展地熱、去碳燃氫等能源,台灣沒有放棄任何乾淨能源的本錢。廖院長此次發言與先前的能源主張有所不同,在落實減碳的考量下,他改為支持所有潔淨能源,並將核電納入選項。
廖俊智的減碳立意良好,但我們必須直言,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在台灣,除了核電已臻成熟,中研院屬意的地熱與去碳燃氫皆尚待突破。
不可諱言的,國內的地熱開發有其利基,但也有難關必須克服。首先,豐富的深層地熱蘊藏量,是確保未來地熱發電能夠作為基載電力的必要條件。根據經濟部最新的說法,包括台電、中油等多個單位,已規劃於明年啟動全台深層地熱鑽探計畫,將有20個團隊參與,並期望在2028年提供1吉瓦(GW)的地熱電力。探勘才要開始,意即適當地點需待探測結果出爐,才能確定;而20個團隊的探勘計畫執行完畢後,究竟會有多少個案證實可行,目前無從得知。若是此階段的探勘結果顯示成效將不如預期,後續可能必須增加探勘地點,拉長計畫執行的時程。
接著,地熱電廠運作必須注意三項週邊配套工作。第一,高溫蒸汽冷卻後的「髒水」(含硫化物、鹽類、其他礦物質)是否以封閉循環方式重新注回地熱井內,以避免環境水資源收到污染;第二,在不影響工業與民生用水的前提下,場址週邊必須能提供大量冷卻用水;第三,伴隨蒸汽抽出的硫化氫、二氧化碳、氨氣、甲烷等氣體是否以封閉循環方式注回地熱井,若直接釋入大氣,將造成嚴重空污。上述封閉循環技術與供水條件若無法配合,電廠運作勢必困難重重。而電廠興建是否引發在地民眾憂慮與抗爭,也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因素。
至於去碳燃氫技術,原理是透過甲烷裂解取得氫氣與固態碳,雖然理論可行,但此技術的應用溫度高達攝氏800度以上,而且甲烷裂解是吸熱反應,需外部不斷提供能量來維持其反應溫度。即便最終仍可取得氫氣與碳顆粒,但耗能的產製過程究竟從何獲取熱源,是一大問題;除非伴隨充裕的再生能源電力使用,否則本身就是一項艱鉅挑戰。簡言之,透過本技術來大量產氫,其實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坦白說,中研院既已投入人力研究地熱發電與去碳燃氫技術,院長藉機宣示自家的研究方向如何配合政府的減碳政策,本來無可厚非。值得關注的是,廖院長顯然也瞭解,為能有效減碳,所有潔淨能源都必須投入使用,包括核電在內。
另一方面,如同經濟部長郭智輝先前表態支持核電時,遭到執政黨立委群起砲轟,廖俊智的發言也立即引來反核環團的強烈反彈,指稱其公然違反國家政策與法令,已構成違法失職。環團如此氣急敗壞地指控非職司國家能源政策執行的中研院長違法,其實相當突兀,不排除是一項聲東擊西的謀略,而廖俊智只不過是其中的替罪羔羊。
就在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成員,如童子賢、李遠哲、簡又新等重要人士紛紛表態支持核電後,如果連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首長也加入挺核行列,後續的連鎖效應勢必不容小覷。環團不去指責主張核電可討論的行政院長卓榮泰,反而高調撻伐無政策執行權責的中研院長,其背後真正的目標,恐是上任後未曾重申非核家園的賴清德總統。
賴總統就任近半年,除了強調供電必須穩定,也主張二次能源轉型的必要性,其中包括地熱、氫能、及小水力發電;但對於企業與民眾關切的非核家園或續用核電議題,卻始終未明確表態。這也讓行政官員在能源議題的發言上,不得不謹慎地遣詞用句,表面上奉行未做任何調整的非核政策,卻也不敢排除未來採用核電新技術的可能性。只怕把話說死後,反而拂逆了賴總統的本意。
若不是供電不穩定、且桃園以北地區不得設置高耗電的科技新廠與資料處理中心,已成為民眾憂心台灣根本缺電的直接事證,賴總統不會在不同場合多次重申穩定供電的重要性。然而,口頭宣示終究比不上具體行動,廖俊智的減碳挺核「真心話」已出口,賴總統何不於此時以「續用核電」明確回應,既可穩定供電、抑低電價,又能穩健邁向淨零碳排,進而達成二次能源「務實」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