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買基金穩賺不賠的4個心法
文:李美虹
定期定額買基金不用選黃道吉日,只要堅守「停利不停損」原則,就沒有賠錢的道理。不過,簡單的原則,執行起來卻不簡單,因為這當中需要與人性戰鬥。
如果把定期定額投資成功的方法化繁為簡,其實就是以下這4個心法,小資族可以學會後,靠著定期定額穩穩的把小錢滾出大錢來,等有了第一桶金,再進階學習如何判斷景氣位置,讓資產加速長大。
心法1:一定要弄清楚基金的分類
想要買基金,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先認識基金的分類。簡單概分,股票型基金有:全球型、區域型、單一國家型,以及產業型。顧名思義,全球型是指基金投資的範圍涵括全世界,因此風險最為分散;區域型指的是像歐洲、亞洲、拉美等投資於某一區域;至於單一國家型的投資範圍則是限縮在某一個國家,例如印度、中國、或日本等。
由此來看,全球股票型的投資範圍最廣泛,其次是區域型,單一國家則最為集中。而單一國家股票型的基金風險相對高,因為只能投資某一國的股票,像台股基金,就是買台灣股票,不能跨界去買美股。
至於產業型基金則是聚焦在某一產業,例如科技、生技、能源等。由於產業型基金的投資範疇相當聚焦,因此也屬於風險相對高的一類,例如電訊或綠能基金,當產業景氣大好時,投資人滿載而歸,但景氣反轉向下,就會哀鴻遍野。
而債券型基金則可區分為:已開發國家的政府公債基金與投資級公司債券基金、非投資級公司債券基金(即高收益債券基金),以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這當中又以高收益債最受投資人青睞,原因是它享有高配息,但投資人必須釐清其中關鍵,那就是高配息源自這類債券的評級較低,所以才會以高利率來吸引投資大眾的目光,故波動性也最大,不過,長期來看,高收債基金淨值仍是一路向上走的趨勢。
心法2:一定要做好資金控管
請記住,定期定額「贏」的關鍵因素是「停利不停損」,只有達到設定的停利目標,例如10~15%時才贖回出場;虧損時則要耐住性子,堅持扣款。
但是,雖然投資人知道定期定額必須要「停利不停損」,但卻還是會出現「被迫停扣」的情況,為什麼?原來是投資人沒有做好資金控管。
有些投資人會在景氣大好時,砸大錢做定期定額投資,行情好時,績效當然是紅不讓,但只要一碰到景氣反轉向下時,若後續沒有充足的銀彈,這時想要每個月再拿出高金額來定期定額就會困難重重,最後只能做出「停扣」的決定,下場自然是虧損出場。
所以,最好方式是: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的金額,是那種「損失也不會影響心情」的金額,例如1個月賺5萬元,每個月只買2檔、扣6千元,那麼就算碰到股市不好,基金績效亂糟糟,你的心情也不至於跟著亂糟糟,進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心法3:一定要懂簡單的經濟指標
買基金,不用學太複雜的經濟指標,只要搞懂兩個經濟數據就行:經濟成長率(GDP)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
經濟成長率就是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國內生產毛額代表一個國家生產出的經濟成果,簡單說,就是這個國家境內的人們所賺的錢;年增率指的是跟前一年同期相比,成長了多少比率。
消費者物價指數則是代表我們日常生活所要負擔的成本。年增率看的是與前一年同期相比,物價增加了多少比重。當物價越來越高,就是通貨膨脹,反之則為通縮。
在不同的景氣循環階段,我們可以看到GDP與CPI年增率的變化,例如經濟要好,GDP便要大於CPI,也就是薪水漲幅一定要高過物價漲幅。當釐清投資區域或國家的景氣階段,就可以擬出對應的投資策略。
以復甦期來說,因為市場從谷底開始向上爬坡,所以最佳的投資策略便是買進股票型基金;當進入通膨期,景氣熱絡,股票型基金將出現漂亮獲利,而逐步停利出場則是最聰明的做法。
當景氣走到衰退期時,股票型基金就多看少做!不過定期定額則不在此限,原因是定期定額不用特別選進場時點,只要嚴守停利不停損的原則即可;走過衰退期、來到趨緩期時,因為市場會探底,這時可以考慮進場布局股票型基金,甚至定期定額可加碼扣款。
心法4:一定要挑對基金
看對趨勢,如果沒有挑對基金也是枉然。由於基金投資不以短期進出為主,因此,投資人在篩選基金時,可以先看3年期績效,然後再看1年及5年期績效,最後才看6個月績效的表現。如果經過這三關,都能排名在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代表該檔基金的短中長期績效維持一致,是值得考慮的標的。
目前基金相關網站都有提供篩選功能,挑出好基金對投資人來說,越來越容易了,大家可以多加利用。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