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必看!購物前 想想你失去多少「機會成本」

Two young girl friends in safety medical masks during shopping in the mall
Two young girl friends in safety medical masks during shopping in the mall (Povozniuk via Getty Images)

看到「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你可能對這個名詞很陌生,沒關係,從網路上Google一下就可以知道什麼是機會成本?從維基百科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對機會成本的解釋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又稱為『替代性成本』,就是俗語的『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簡單來說,機會成本就是『所犧牲的代價』。」

如果覺得維基百科的解釋,讓你依舊對「機會成本」這個名詞仍是霧煞煞,還有人用了更簡單的解釋。我們都知道,時間無法重來,只要用掉了一個資源,這個資源就會消失,所以,當我們選擇做A任務,投入在這件事上的時間和資源(成本),就不能用在B或C等其他地方。而當我們在選擇做A任務後,所有被迫放棄的目標中,其價值最高者,就是我們在做A任務的機會成本。

舉例來說,你現在有3份的工作機會,其年薪分別是:出版業50萬元、金融業80萬元,以及科技業100萬元。如果我們從薪資角度來看機會成本,當你選擇薪水最高的科技業時,機會成本就是剩下的2個選項中年薪最高者,所以是金融業的80萬元。但是,如果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出版業,那麼你所喪失的機會成本就變成科技業與金融業的比較,因此是科技業的100萬元。

當你每一次購物時 都要先想可能喪失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跟購物有什麼關連?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小美從出社會開始,每年都會在周年慶、雙11等折扣季時大手筆購買衣服、鞋子、包包,她給自己一年的治裝費預算是6萬元,剩下有多餘的錢才會存起來。她總是告訴自己:「工作那麼辛苦,一年花6萬元買衣服犒賞自己還好吧!」

廣告

不過,小美沒想到的是,這個想法卻讓她失去了多存200萬元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就是經濟學上的名詞:「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在做選擇時,所付出最高成本的代價。以小美每年有6萬元預算來說,其實她有2個選擇,A選擇是買衣服,B選擇是把這筆錢存起來並且投資。如果她選擇買衣服,就是放棄了存錢的機會,那麼「存錢投資理財」就是她買衣服時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

假設小美從出社會開始就一直維持每年花6萬元預算購買衣服,那麼第一年她花的治裝費6萬元,第2年累計花費就是12萬元,以此類推,到第20年小美累積在治裝費上的金額就是120萬元,而這120萬元就是小美20年所失去的存錢投資的機會成本。

若換個角度,小美每年都把6萬元治裝費省下來,然後拿這筆錢去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假設年報酬率5%,20年後,小美將可望累積200萬元的金額。

同樣是6萬元的預算,一個是買衣服,一個是存起來,20年後,存錢的這個選擇是存到200萬元,買衣服的那個選擇卻是抱著一堆貶值又過時的衣服。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所以當我們每一次在購物血拼之前,都要先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可能會失去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尤其是你存錢投資理財的機會成本,將會就此一去不回,因為錢花掉就是花掉了!除非之後可以加倍存回來,否則,投資理財的機會成本將會越來越大,畢竟,理財需靠時間的累計加上不斷存錢,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

更多新手文章,快來投資新手村瞧瞧!

★延伸閱讀★

如果你沒有「現金流」的需求 請不要買配息基金

房貸不一定要急著還!退休前先該償還「高息債務」

你與財富自由的距離:控制誘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