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人行逆週期操作 中間價強升

【時報-台北電】美國國慶休市之際,中國人民銀行4日趁勢進行逆週期操作,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舉上調至7.2046元的兩周新高,釋出明確的維穩訊號,成功拉抬在岸價與離岸價單日彈升逾300多個基本點。不過市場專家指出,受多重因素影響,短線人民幣承壓力道依舊難消。

證券日報報導,人民幣中間價4日較上日大漲111個基本點,明顯強於市場預估的7.2386元水準,連兩漲並創6月21日以來新高,顯示人行阻貶意圖。交易員指出,適逢美國假期,購匯略有減少,加上美元指數午後小跌,在岸、離岸價趁勢勁揚,收復多個關卡。

在岸價從早盤的7.24元,午盤後一路升至7.21元附近,官價收報7.2161元,較上日大漲305個基本點。離岸價也從7.25元最高彈升至7.2187元附近,單日上揚逾300個基本點。

報導指出,短期人民幣匯率仍將承壓,但下半年有望重回升值區間。中信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程強分析,預計短期人民幣匯率仍有貶值壓力,但是去年7.37元的低點有較強阻力,至於經濟基本面偏弱格局已反映在匯率中,沒有重大超預期事件應不會輕易跌破上述價位。

展望下半年人民幣走勢,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認為,從外部因素看,各國央行升息週期與金融市場風險都是關注重點。龐溟說,發達經濟體的升息循環透露自身經濟成長壓力加劇,此外,美國企業債務還處於高位,剛剛開始的信貸緊縮可能引發企業新一輪債務危機。

拉長週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有其升值基礎。招商證券張靜靜團隊在其研報中分析,截至今年5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重回2014年8月份水準,而2014年~2022年是美元升值週期,人民幣仍能保持相對穩定。報告認為,由此來看,一旦美元進入貶值週期,人民幣止跌回升的可能性很高。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匯率的核心仍在於基本面,中長期來看,海外補庫需求料將帶動外需回升,加上穩外貿政策支撐,出口有望止跌回升。若市場對於經濟預期轉暖,加上美元指數可能隨美國經濟承壓而走弱,都有助提振人民幣止跌回升。(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欣/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