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星巴克昆山產業園投產 完成在陸全產業鏈本土化覆蓋

【時報-台北電】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下稱「產業園」)19日在大陸江蘇昆山落成投產,總投資額15億人民幣(約2.2億美元),是星巴克在中國大陸打造咖啡生產和物流基地的最大投資,實現咖啡全產業鏈的本土化覆蓋。星巴克全球執行長納思瀚(Laxman Narasimhan)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在這裡看到了巨大的增長機會。

澎湃新聞報導,納思瀚介紹,數據顯示,中國年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12杯,日本的人均是200杯,美國人均則為380杯。相較之下,中國的咖啡市場仍然處於早期階段。雖然星巴克在大陸已經覆蓋了250個城市,但仍然沒有完全滲透,這給了星巴克加速擴張的機會,「垂直產業鏈的建立,將為星巴克在中國的進一步增長提供引擎和燃料」。

納思瀚還透露,儘管上海已經有近1100家門店,但未來,星巴克仍有能力在上海開設更多門店。

此前,星巴克14日在全球投資者交流會上發布了2025中國戰略願景,計畫在未來3年,以平均每9小時開出一家新門店的速度,新增開3000家門店,覆蓋中國300個城市。至2025年,星巴克中國總門店數量將會達到9000家,新增員工3萬5000人,達到9萬5000多名,並實現淨收入翻倍,營業利潤為當前4倍的增長目標。

報導指,隨著大陸咖啡市場競爭的加劇,星巴克也不得不面臨向三四線小城市下沉的選擇。但在大陸一眾咖啡品牌中,主打「第三空間」的星巴克在商品價格上始終處於高位。在向三四線小城市下沉過程中,價格是否會成為星巴克加速擴張的阻力?

廣告

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靜瑛在採訪中表示,星巴克在門店增長方面一直採取平衡的策略,同時關注排名前20的城市以及低線城市。一年中,星巴克60%的新增門店會選擇開在一二線城市,40%的新增門店則選擇開在低線城市。目前,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800個縣級市場。

在她看來,在進入一個縣城時,確保星巴克不只是在開一家門店,而是在為該地區、為該社區開設一家門店,對星巴克而言,是行之有效的下沉手段。「我們將繼續保持增長」,王靜瑛說,「尤其是在供應鏈領域,我們會更加綠色地去整合上下游,在數位化和永續發展方面做更多嘗試」。

據了解,產業園於2020年3月開工建設,園區總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公尺,核心主體分為咖啡烘焙工廠、整合物流中心、咖啡之旅體驗中心3個部分,功能涵蓋咖啡豆進口、烘焙、包裝、儲存、物流,並提供咖啡主題參觀、咖啡相關培訓,該園區也是星巴克全球目前為止最綠色節能的生產基地。(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朱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