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新車遇限電 長安汽車股價挫

【時報-台北電】A股上市的大陸四大車企之一:長安汽車,近年經營歷經起伏轉折。2018~2020年虧損逾人民幣(下同)百億元,2021年轉虧為盈後,原本打算今年8月推出新能源汽車放手一搏,卻碰上四川限電影響生產交付,導致公司股價這兩個月重挫,市值蒸發逾800億元,堪稱今年最悲情的車企之一。

新浪財經報導,以重慶為大本營的長安汽車,今年經營與股價表現頗為戲劇性。長安汽車今年股價低點落在4月底,僅為6.9元,此後隨著業績轉佳與新能源汽車「深藍SL03」8月即將交付,股價狂飆來到21.43元,大漲逾2倍,市值更達2,126億元,成為A股史上第五家市值破2,000億元的車企。

然而,8月以來長安汽車股價一路下挫,10月11日收盤報12.16元,較前波高點大跌超過4成,市值蒸發逾800億元。14日長安汽車收報13.17元,漲3.21%,今年累計上漲11.2%。

市場人士指出,長安汽車股價大跌,背後除了近期市場對新能源概念的熱情退潮,原本被長安汽車和投資者寄予厚望的新車款「深藍SL03」,偏偏在8月碰上四川限電,導致交付不及預期,成為股價下跌的重要原因。資料顯示,「深藍SL03」8月份交付量僅879輛,和管理層此前宣稱的月產1.8萬輛,差距相當大。

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前後長安汽車旗下以「長安福特」為首的合資品牌開始走下坡路,乘用車業務受到巨大衝擊。再加上自主車型叫好不叫座,銷量雖高但毛利很低,讓長安汽車開始陷入虧損泥潭,巨額虧損迫使其不得不加速挺進新能源汽車業務。

廣告

今年6月25日的重慶車展上,長安汽車深藍品牌首款戰略車型「深藍SL03」正式上市,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宣還表示,長安深藍將於7月上市,8月大規模交付。但8月川渝地區實施限電停產下,當月長安汽車產銷目標減量約10萬輛,損失超過其他同業。

報導稱,原本長安汽車計畫2025年將全面停售傳統燃油汽車,實現全款產品的電氣化,但從數據來看,2021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僅約為10%,如今「深藍SL03」又慘遭滑鐵盧,讓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的挑戰壓力變大。(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書良/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