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美科技基金長多 定期定額買

【時報-台北電】美國勞動市場出現降溫,提振市場對利率政策寬鬆的期望,美股走高。法人強調,美股企業今明年獲利皆會有亮眼表現,整體進入盈餘上升周期,半導體產業結束庫存修正周期後,上行周期可望延續十個季度,科技股表現空間值得期待,建議定期定額布局美國科技基金。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去年第三季結束庫存修正,整體正位於周期的上行階段。根據過往經驗,半導體產業通常經歷四個季度的修正後,就會迎來十個季度的正成長;若以過去經驗來看,此次剛經歷完庫存修正的半導體產業,上行周期可望延續到2026年第二季度。

數據中心AI加速器的潛在市場規模比市場預期來得大,加上產業更堅信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重要性,以提高內部工作效率,再進行外部產品差異化;在強勁的需求下,AI的硬體製造商獲利成長的持續性可望優於市場預期,續航能力強勁下,建議可定期定額介入美國科技股基金。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指出,美股第一季企業財報表現不錯,截至目前統計彙整,已有397間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公布財報,預估第一季獲利成長7.1%,扣除能源後成長10.2%;營收年增3.5%,扣除能源後年增4.1%。整體而言,美國金融環境仍寬鬆,只要不升息都不會影響股市評價,其中以受惠AI強勁成長的科技股持續有表現空間。

隨美股財報陸續公布,需留意因預期過高、股價激烈修正後的投資機會,操作上聚焦後市成長動能相對強勁的族群,包括AI供應鏈,如IC設計、設備、記憶體、儲存等,及下半年開始發酵的邊緣AI。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研究團隊認為,隨美國勞動市場逐步降溫,通膨有望在第二季回到下降趨勢,有助於科技股表現,且全球各國政府規劃推動半導體製造的規模,目前已逼近3,800億美元,其中美國、歐盟、日本甚至印度等大國,已分配的補助接近810億美元,有望刺激半導體業者提升自身競爭實力。(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