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外資連七買 陸股中長線樂觀

【時報-台北電】隨著大陸疫情逐漸緩解、放鬆防疫封控後,搭配貨幣寬鬆以及減稅、促消費等財政政策下,且近期公布的多項消費及製造數據表現皆轉好之下,國際資金對陸股已連七買,法人表示,大陸企業獲利正改善中,大陸經濟有望持續此反彈趨勢,若疫情受控,陸股中長期展望樂觀。

富達國際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大陸經濟在清零政策之下受損嚴重,國內需求降溫、製造業供應鏈中斷,市場下調對大陸的經濟成長預測。當全球通膨率飆升、各國緊縮貨幣時,大陸官方正實施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

富達國際進一步指出,隨著大陸疫情逐漸緩解、放鬆防疫封控後,搭配貨幣寬鬆以及減稅、促消費等財政政策下,大陸近期公布的多項消費及製造數據表現皆轉好,例如大陸6月份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上升至51.7。

根據資金流向數據,富達表示,陸股已連七周買超,近周單周買超已來到6.9億美元,陸股漸受外國投資人青睞,預期大陸下半年若疫情管控穩定,使企業獲利改善,大陸經濟有望持續此反彈趨勢。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陸股有三大不確定性因素,分別是新冠疫情、中美監管及俄烏戰爭,若能消除或淡化,將對陸股中長期表現有助益。隨著北上資金連續三個月湧入A股,也觀察到外資多數都布局產業龍頭,靜待財報公佈期後,迎接下一波反彈行情到來。

針對A股行情結構,沈宏達看好大消費、醫療保健以及受惠於雙碳政策的新能源車、太陽能等,此外,隨著北京政策對互聯網的監管鬆綁下,也長期看好估值大幅修正的互聯網企業,操作上將逢低分批布局。

若擔心陸股後市,中信中國高股息ETF經理人葉松炫表示,從陸港股切入相關高息股標的,可利用股息做為下檔保護。大陸採寬鬆政策對經濟成長相對有利,預期穩增長力道將延續至今秋登場的二十大會議,雖然近期銀行類股受爛尾樓事件拖累,但是預售屋貸款在銀行占比並不高,影響層面不大且可控。(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