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連米都吃不上?今年全球稻米短缺20年來最慘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CNBC報導,從中國到美國再到歐盟,全球稻米產量正持續下滑,導致米價步步高升,將影響全球35億人口,尤其是在占全球稻米消費達九成的亞太地區。

根據Fitch Solutions調查,今年全球稻米市場將出現20年來最嚴重的短缺。

分析師表示,這個全球最主要的穀物之一出現如此嚴重的缺口,主要進口商勢必受到衝擊。Fitch Solutions大宗商品分析師Charles Hart表示,全球稻米短缺最明顯的影響是米價創下十年新高。

根據Fitch Solutions在4月初發布的國家風險與產業研究報告,直到2024年,稻米價格應該都會維持在當前的高點附近。報告指出,2023年以來,稻米平均價格為每英擔(cwt)17.30美元,而到2024年可能只會降到14.50美元。

Hart表示,對許多亞洲市場而言,稻米是主食類的大宗商品,其價格是影響食品通膨和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對低收入家庭而言更是如此。

該報告並預測2022/23年全球稻米缺口將達到870萬公噸,創下自2003/04年以來最嚴重的短缺,當時全球稻米缺口達到1860萬公噸。

報告指出,烏克蘭戰爭還未結束,以及中國和巴基斯坦等主要稻米產區氣候惡劣,導致稻米供應短缺。此外,全球稻米出口市場也受到印度祭出出口限制影響。

去年下半年,全球最大稻米生產國中國有廣大的農田遭到夏季暴雨和洪水侵襲。根據農業分析公司Gro Intelligence調查,中國主要稻米產區廣西和廣東省的累積降雨量創下至少20年來的次高記錄。而占全球稻米貿易約7.6%的巴基斯坦去年也受到嚴重的洪災影響,年產量暴跌31%。

廣告

印度在去年9月禁止碎米出口,也是驅動米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Hart表示,除了供應緊缺之外,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其他主要穀物價格隨之飆漲,使稻米成為越來越具吸引力的替代品,因此帶動需求攀升。

全球糧食和農業銀行Rabobank資深分析師Oscar Tjakra表示,美國和歐盟等其他國家的稻米產量下滑也是供應短缺的原因之一。而2023年全球稻米短缺的情況,將增加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和非洲國家等主要稻米進口國的稻米進口成本。

Gro Intelligence資深研究分析師Kelly Goughary表示,受稻米短缺影響最大的國家,將是那些已經深受國內食品價格高漲之苦的國家,如巴基斯坦、土耳其、敘利亞和一些非洲國家。

儘管如此,稻米供不應求的情況應該不會持續太久。Fitch Solutions研究指出,全球稻米市場將在2023/24年恢復到供需幾乎平衡的狀態,「我們認為米市將在2024/25年重返供應過剩,就中期而言,供需情況將持續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