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製造業PMI 雙印升、韓國降

【時報-台北電】去年底全球經濟惡化嚴重打擊韓國製造業需求,再加上當地卡車司機罷工,導致製造業連續6個月萎縮。相較之下,印度製造業成長速度在去年底創下13個月新高,印尼製造業也連續16個月穩定成長。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最新調查顯示,去年12月印尼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0.3增至50.9,是去年10月以來最高點,也是連續第16個月產業擴張。

儘管去年底全球經濟惡化打擊印尼出口需求,但國內就業市場復甦助長民間消費能力。這波國內需求正好彌補出口需求降溫,促成製造業新訂單成長。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潘婧怡表示:「12月數據顯示印尼製造業在去年底市況好轉,產能及銷售都加速成長且價格壓力減輕,儘管產量及需求尚未完全復甦。12月製造業輸出價格指數降至前年5月以來低點,讓終端客戶面對的價格壓力降至1年半以來低點,有助未來需求回溫。」

印度製造業也在去年展現持續強勁的成長力道,使製造業PMI在12月達到57.8,創下2020年10月以來新高。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2022會計年度(今年3月底至)第三季製造業PMI平均值達到56.3,是1年來最高單季紀錄。

在國內外需求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印度製造業生產指數在去年12月創下13個月高點。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德利馬(Pollyanna De Lima)表示:「印度製造商認為產業持續成長的主因是需求強勁。業者因此擴大採購原物料並擴充人力,希望加速擴張產量並維持足夠庫存。」

但出口導向的韓國製造業就沒這麼幸運。去年12月韓國製造業PMI從49.0降至48.2,是連續第六個月製造業萎縮,主因是全球經濟惡化打擊出口需求,使製造業新訂單指數降至2020年6月以來新低。去年底韓國卡車司機罷工也延誤製造業出貨,導致出貨時間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長紀錄。(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