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紅海危機再不解決 這國20%中小出口商恐裁員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東部城市加爾各答的出口公司Binayak Hi Tech Engineering很抓狂,原因是紅海危機增加了運輸成本和時間,所以剛剛失去了一個重要訂單。

Binayak Hi Tech Engineering表示,上周輸給一家波蘭的競爭對手,因為對方不需要付高額的運送費用。這家印度公司每年會使用700個左右的貨櫃,用來運送各式機具、工業壓鑄產品以及和鐵路頂棚材料等。

Binayak Hi Tech Engineering指出,土耳其的出口商也是印度公司丟掉訂單的受益者。不過,有時在自行吸收多增的成本後,即使虧錢也會接單,因為無法承受萬一失去合作好幾10年的客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海運不直航紅海,改繞道好望角之後,除了印度商人外,中國出口商也是很苦惱。許多供應商是依照成本、保險以及運費來簽訂合約,也迫使不得不負擔多出的運輸費與保險費。

在印度,占每年4500億美元商品出口總金額約4成的中小出口業者示警,失業潮已經開啟,如果從去年底開始的紅海襲擊事件持續進行下去,相信印度失業的人數可能激增。

甚至在這次紅海危機發生之前,印度這些中小型出口商的利潤就壓得非常低,大概在3%到7%之間。目前較長的運輸時間導致運能減少,缺櫃也是印度中小型出口業者的一大問題,大企業比較沒這方面的困擾。

印度與歐美之間有80%以上的貨物貿易需要利用紅海來進行。印度每個月向歐洲出口約80億美元的商品,向美國則出口超過60億美元。其中,以紡織品、工業產品,包括鋼鐵與機械等零組件,還有寶石與珠寶。

廣告

根據計算,繞道好望角表示從印度出發的船隻需要再多15到20天,才能到抵達歐洲各個目的地,成本也大幅增加。現在1個貨櫃從印度運到英國的成本約在4,000美元,紅海危機之前只要600美元。

印度室內服飾製造商Pratibha Syntex坦言,對於許多服裝出口業者來說,目前是最糟糕的時期之一。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至少20%的印度中小型出口商,可能會先裁員。

另外,土耳其是印度紡織品出口歐洲的主要競爭對手,由於土耳其地理位置有優勢,對印度中小型出口商產生極大的威脅性。現在只希望新財年在3月或是4月簽訂的合約中,客戶能幫這些印度中小型出口商,負擔部分多出的運輸成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