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股票未實現利益逾千億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主持法說會。圖/顏謙隆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主持法說會。圖/顏謙隆

國泰人壽獲利可望「續航」。國泰金控24日法說會中揭露,子公司國壽首季實現股票資本利得近391億元,為12季以來新高,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更進一步指出,3月底國壽股票部位未實現利益超過千億元,仍是「蠻強大的」,對未來獲利有幫助。

林昭廷並表示,看好台股基本面,且台灣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高,有助壽險業提升經常性收益,但今年國壽對台股投資依舊採取「Total Return(總回報)」策略,機動靈活操作,即股票資本利得與現金股利一起考慮,以賺取最大利益,預估今年現金股利收入可能比去年197億元略減一點,但不至於少太多。即國壽仍可能先落袋為安,不等股利。

國壽首季稅後純益251.2億元,創同期次高,除了新台幣貶值的兌換利益外,國壽趁全球股市紛創新高之際,獲利了結,首季權益類實現資本利得達390.76億元,應是壽險業首季第一高,年增逾1.9倍,債券實現利益有9.3億元,首季國壽股債實現資本利得逾400億元,年增近1.6倍。

3月台股站上2萬點,國壽首季持有台股市值5,690億元,創國壽61年來持有台股金額新高,加計國外股票4,360億元,股票部位首度超過1兆元,達1兆50億元,占國壽資金部位12.9%,是八季以來新高比率,台股首季投報率14.8%,國外股更有19.2%。

林昭廷表示,第一季台股占比提高,主要是股票市值增加,同時間也有加碼及減碼操作,3月底國壽淨值項下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有434億元,單季回升312億元,林昭廷強調,其中股票未實現利益逾1,000億元,仍是蠻強大,對未來獲利有很大幫助,但國內外債券在高利率環境下,仍是評價損失,且金額比股票未實現大,因此呈負值。今年金融資產未實現能否轉為正數,就看下半年美國聯準會是否降息。

首季新台幣趨貶,國壽首季避險成本為1.2%,林昭廷表示,4月增加77億元外匯準備金,避險成本已下降到1%,未來將機動調整避險策略,但會將避險成本控制在1%~1.5%。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