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卓揆:下周全面檢討新青安

【時報-台北電】新青安房貸被質疑淪為炒房工具,甚至出現包租公、人頭戶等亂象,行政院長卓榮泰18日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下周將召開正式會議,針對政策影響及未來發展,進行全面檢討。

財政部2024年選前推動「新青年安居貸款」政策,對青年首次購屋貸款額度最高可1千萬元,還款年限拉長到40年,且由政府及公股銀行利息補貼2碼(含央行3月升息半碼),寬限期五年等,去年8月推出後,的確推升購屋需求。但立委質疑,政策推動以來已導致全台房價激升及各種亂象。

卓榮泰強調,新青安房貸政策立意良善,主要幫助年輕人用較低的利率購屋,滿足居住正義,房價的漲跌不是單一因素。但近來各界有許多建議與狀況,行政院已聽到,政府會善用工具,針對市場進行全面檢討,預計下周就會開會檢討。觀察各縣市房價漲幅不同,若有新的公共建設、工業廠區建設等,都會造成房價波動,政府會從不同角度,包括社會住宅、補貼利息等方面協助,盡力滿足社會需求。

據財政部統計,從去年8月到今年4月,新青安房貸申貸量已逾4千億元,核貸逾3,645億元,同時間金管會公布的國銀房貸增加6,912億元,等於新青安核貸金額就占房貸增量近53%,且除去年8月核貸不及,之後每月核貸占比都有4~6成,今年2月更逾1倍,即新青安的確是國銀房貸成長的主力。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認為,新青安房貸屬政府健全房市方案的一環,但造成移轉棟數增加,確實有「衝擊」,原本應走緩的房市,因新青安反而拉升,但據央行調查,用新青安購買第二戶住宅的狀況並不多。

廣告

金管會表示,新青安出發點立意良善,在日常監理及金檢時會關注銀行授信是否落實5P原則,包含借戶條件、貸款資金用途與申貸時用途是否一致,銀行授信擔保品鑑估是否符合銀行內規等,會適時藉由場外監理與金檢,督促銀行落實不動產授信管控,不希望金融機構讓資金流入到非實質需求,助長房價異常波動。

財政部19日將繼續找公股行庫討論加強新青安貸後管理方式,儘快拍板,因為新青安大部分申貸案確實幫助到「無殼」的年輕人,希望政策美意不被少數個案抹黑。(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惟崧、戴瑞瑤、巫其倫、黃有容/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