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量縮小漲,買賣盤漸觀望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股聖誕節休市,週一亞洲股市香港及韓國休市,中日台等開市,漲跌互見,台股外資休長假、內資搶奪發球權,傳出全球最大航商馬士基恢復航行紅海,運股重挫,資金再度湧向AI PC品牌雙雄,電子權值股漲多跌少,大立光(3008)、聯發科(2454)、緯創(3231)以及散熱等族群表現相對強勢,金控股走勢盤穩,指數終場上漲8.21點,收在17604.84點,成交量降為2397.29億元。上週美國公布11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增速超預期放緩,年升2.6%,低於市場預期的2.8%,前值自3.0%下修至2.9%;按月來看下滑0.1%,為2020年4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增率下滑,低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0%,強化投資人對Fed明年3月降息的預期。歐美通膨率皆有所降低,歐元區與英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分別下滑2.4%及3.9%、且月增率皆呈負值;美國指標美國10年債殖利率最低3.8268%創下7月以來低位,美元指數也在101.85元低檔,目前資金行情持續蔓延中。

此時卻因為葉門胡賽組織無差別攻擊紅海商船,使得船隻紛紛打算繞過好望角而行,此舉使得貨運時間加長,也對船運時間及相關運輸物品、貨運價格看漲,連續幾週運費都出現飆漲數倍,預期將影響到歐美央行預期通膨降低,進而影響降息以及經濟恢復速度,所以美國為首與歐洲組成護船隊伍,全球最大航商馬士基宣布恢復紅海航行,使得運價回跌,經濟及股市得以恢復盤堅走勢。一般美國科技股元月份上漲機率較高,又遇到升息到盡頭,市場對於元月歐美國科技股樂觀以待。四大指數只要維持在10日線之上就屬強勢。

亞洲韓國統計前20日外銷已恢復成長,日本股市則是在今年相對高檔;只有中國股市政策再出招不得獎勵手游、促銷,使得騰訊、美團等上週五股價重挫。中港股市偏弱,依然要整理。資金將轉向東北亞。

台股外資上週續買超台股289.39億元,投信則在結帳壓力下,小幅賣超32.34億元,內外資對作。進入本週,在ETF換股買賣盤影響盤面降低下,台股內資得以主導,不過距離選舉將至,散戶逐漸觀望居多,還是法人主導為主。個股上航運股利空衝擊及漲多,貨櫃三雄全面大跌;資金又回到電子股,高價的世芯(3661)、大立光(3008)、祥碩(5269)、聯發科(2454)、譜瑞(4966)、亞德客(1590)、健策(3653)、和泰車(2207)、台積電(2330)等上漲。AI PC相關的品牌宏碁(2353)、華碩(2357)股價再創新高;仁寶(2324)、英業達(2356)、廣達(2382)、技嘉(2376)、瑞昱(2379)、鈺太(6679)、川湖(2059)、中砂(1560)、群光(2385)、驊訊(6237)、雙鴻(3324)、奇鋐(3017)、微星(2377),昇佳(6732)以及PA雙雄宏捷科(8086)、全新(2455)、安勤(3479)、威鋒(6756)、大中(6435)、良維(6290),加上傳產的海光(2038)、新鋼(2032)、燁興(2007)相對強勢。台股量縮傾向橫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