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認德國廠最大難題是缺人才 當地公會:提供優渥薪資就能解決

台積電(2330)德國廠預計今年底動工,最快2027年量產,台積電高層、ESMC新上任總裁德國時間10日表示,台積電德國廠未來面臨最大難題將是人才、水電供應,並對此說明解方。

延伸閱讀:【台積電赴德】德國人怎看台灣人?當地台商:排外難免 他們分不清楚中國、台灣差別

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Thomas。圖/記者呂欣芷攝
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Thomas。圖/記者呂欣芷攝
台積電歐洲子公司ESMC新上任總裁Koitzsch。圖/記者呂欣芷攝
台積電歐洲子公司ESMC新上任總裁Koitzsch。圖/記者呂欣芷攝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合辦「2024歐洲台灣形象展」10日在德國柏林開幕,同時也舉辦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由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Thomas、其子公司ESMC新上任總裁Koitzsch等人主講,吸引德國、歐盟半導體相關企業代表、媒體、智庫等200人出席。

Thomas指出,台灣在半導體製造方面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歐洲透過與台灣的合作,可以加速其半導體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此外,與台灣的合作可以幫助歐洲企業減少對單一供應來源的依賴,增強供應鏈的韌性和穩定性。

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德設廠 勞動力問題最重要

Thomas表示,台積電在歐洲發展,最重要的絕對是勞動力問題,他接著強調,台積電已與大學、相關研究機構合作,培育下一代工程師。

Thomas說,台積電提供獎學金、實習機會,還有參與研究計畫,他也舉例,台積電與台大、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建立密切合作,協調學生交流計畫,讓德國學生飛到台灣,進入台大學習,並會在學期結束後進行暑期實習。

台積電德國廠預定地。圖/德東台商會會長徐國華提供
台積電德國廠預定地。圖/德東台商會會長徐國華提供

Koitzsch則表示,台積電德勒斯登廠將是德國史上最大的建設項目之一,建廠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歐洲半導體產業也將出現轉折點。他透露,台積電德國廠將擁有近2000名員工,除了人才培育外,也正計畫招募一定數量的德國、歐洲同事。

ESMC總裁:德政府幫台積電設專用供水系統

此外,Koitzsch提到水電供應問題,他指出,因應台積電設廠需求,德勒斯登政府正在為半導體工廠建造專用的供水系統,相關單位將半導體用水和飲用水分開,讓工廠能夠更節水。

廣告

Koitzsch表示,當地政府正在建造電網,在德勒斯登半導體聚落旁邊就會有電力供應,所有業者都能使用該電力,也確保ESMC電力供應穩定性,對薩克森邦也有助益。

Koitzsch最後指出,ESMC成立的目的在於致力提升歐洲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確保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領導地位,並透過與台灣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合作,特別是在晶圓製造、先進封裝和材料科學方面的交流,增強歐洲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增進雙方合作的潛在利益。

德國矽谷協會顧問Thieme。圖/記者呂欣芷攝
德國矽谷協會顧問Thieme。圖/記者呂欣芷攝

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德國矽谷協會(Silicon Saxony)顧問Thieme在接受台灣媒體聯訪時坦言,他也對此感到擔憂,希望台積電能吸引全世界最頂尖人才,來減緩人力需求。

Thieme表示,據他所知,德國當地有一家機械錶廠商,因為提供高於業界2倍薪水,有效緩解人力短缺問題,他相信台積電也能提供非常有競爭力的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