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股東會〉2030年佔全台用電量估提升至11-12% 經濟貢獻度同步增長

台積電 (2330-TW)(TSMUS-US) 今 (4)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說,現階段看 AI 需求的確比一年前更樂觀,至於用電問題,則指出目前台積電佔全台用電約 8%,2030 年預估會提升至 11-12%,但公司對台灣經濟貢獻度也同步提升。

股東關心台積電在台建廠面臨水電資源匱乏疑慮,劉德音強調,公司跟政府一向有通暢的溝通管道,對未來用電、用水量完全透明,就看台灣政府如何克服,依現階段來看,台積電用電量約莫是全台的 8% 左右,2030 年恐怕接近 11-12%,但台積電對台灣經濟貢獻度也同步增加,政府也會看到台灣成長機會。

至於用水量,劉德音指出,台積電在台灣用水比例其實是相當低,遠比其他產業經濟貢獻價值要低很多,且台灣也有地形等問題,公司持續跟政府緊密合作克服相關問題,認為這不只是台積電的問題,而是台灣全體所面臨的問題。

股東提問,是否更樂觀看 AI 需求,並調高資本支出導致現金股利調升速度放緩,劉德音回應,台積電未來五年的業務成長與資本支出都是每個月滾動檢討,目前看 AI 需求比一年前樂觀。

財務長黃仁昭補充,台積電建產能是根據市場長期需求預測,公司也有專門團隊負責調研,公司產能規劃不會因半導體景氣上下而有所變動,現金股利方面,台積電在資本支出完後,又會有自由現金流入,因此會將 70% 的自由現金流量用於分派股利,原則是每一季的現金股利不比前一季低,每一年的現金股利不比前一年低,待投資回收後,現金股利會傾向逐步增加。

廣告

針對美國廠建造成本高昂,劉德音說,美國廠建造成本雖然高,但公司建廠成本仍低於其他同業,強調至美國建廠是全球破碎化的必要,不只是台積電,其他公司也陸續布局,強調至美國建廠是個學習過程,就像是台積電在台灣建造第一座 8 吋廠以及第一座 12 吋廠。

另外,股東也擔憂美國客戶也受法規限制影響出貨,劉德音說,台積電一向遵守法規,會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相應協助。

至於美國大選不確定性高,是否影響美國晶片法案,劉德音指出,美國大選的確充滿不確定性,但這是民主制度的結果,且美國政府對晶片法案 (CHIPS and Science Act) 是兩黨的共識,不覺得會有變化,至於台美雙重課稅,台積電短期並沒有雙重課稅問題。

更多鉅亨報導
劉德音:感謝股東大力支持 帶動股價表現相對強勢
股價太高是否如輝達分割股票?劉德音:股價還沒有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