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全球布局 賴清德:不致增加兩岸衝突風險

總統賴清德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圖/截自時代雜誌
總統賴清德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圖/截自時代雜誌

總統賴清德13日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中提及,半導體產業是全球分工的產業,他認為,半導體公司的分布深受地緣政治變化影響,台積電在新的全球供應鏈下面所做的布局,不是特別針對一個國家,應該不至於因此和中國大陸產生更大的衝突。

外媒關心,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90%最先進的晶片都在台灣生產。美國對中國進行晶片出口限制,且台灣對中國的投資不斷下降,台企可能到美國而離開中國,這是否會增加衝突發生的風險?

賴清德在專訪中提到,在全面智慧化的時代,半導體是非常重要的工業製品。未來,食衣住行各種生活如果要科技化、智慧化,一定用得到半導體。半導體產業是全球分工的產業,從研發、設計、製造及原料、設備等,是一個分佈全球的產業鏈。台灣屬於IC設計、晶圓製造及末端的封裝測試,但原料是分散在其他國家,如零組件、設備、技術是分散在美國、日本還有荷蘭,所以這是一個全球分工的產業。

他說,台灣雖然在半導體產業占有優勢,可是台灣也有責任推動世界的繁榮發展,所以只要半導體公司,包括台積電在內,基於公司的利益跟發展,要到美國、日本、歐洲或其他國家,基本上政府都會尊重。

賴清德認為,半導體公司的分布深受地緣政治變化的影響,在新的全球供應鏈下面所做的布局,也不是特別針對一個國家,應該不至於因此而產生更大的衝突。

外媒關注,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提到,要恢復兩岸對話、貿易跟教育交流,但上述必須建基於尊嚴與對等是如何定義?賴清德強調,第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也要拿出誠意跟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進行交流合作。第二,是每一個議題都應該要互利互惠,就像台灣開放觀光客到中國大陸去旅遊,中國大陸也應該開放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我們開放學生到中國大陸去就學,中國也應該要開放學生來台灣就學。第三,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在進行交流合作的時候,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促進兩岸人民的福祉,未來邁向和平共榮的目標。

廣告

至於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兩岸互不隸屬,引起中國的軍事演習,台灣在野黨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打破之前所謂戰略模糊,也影響到兩岸和平與穩定。賴清德藉機釐清,他強調講的是事實,且這個事實他不是第一個講,完全沒有挑釁的意思。因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蔡英文前總統在2021年國慶日的時候,提出的四大堅持就已經提到。馬英九前總統任內也講過,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互不隸屬。

他強調,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二條跟第三條來陳述這個事實,在台灣這幾十年來有人民、土地、主權、政府,本身在國際法上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講這句話的目的是在團結台灣人民。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黃仁勳離台利多出盡?「端節後變盤瑟瑟發抖」專家揭明晚有1大變數
黃仁勳欽點台股9大「超級巨星」 這檔噴漲74% 緯創最差
COMPUTEX落幕!台股C位換人 老手點名2族群 長榮等7檔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