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生土長的立凱-KY 有什麼魅力讓美國老大哥搶著要?


圖說:ICL在聖路易斯舉行其電池材料製造廠的動土典禮
圖片來源:民眾提供

MoneyDJ編輯中心

美國國旗在聖路易斯的天空揚起,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 (Jennifer Granholm)、密蘇里州州長邁克 帕森(Mike Parson)忙著在鏡頭面前將土鏟到前方田野中,這是以色列化工集團(ICL),上個月、八月才剛舉辦完電池材料製造廠動土典禮。

有來自桃園的台灣磷酸系鋰電材料與智財供應商立凱-KY(5227)授權,ICL此廠正式運作後,將成為美國最大的磷酸鐵鋰(LFP)據點,在台灣土生土長的立凱-KY究竟憑什麼,其技術讓美國人搶著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立凱-KY 2005年在台灣創立,至今已18年,在講求技術發展、累積一定經驗與信譽的電池產業,立凱-KY成為中國以外少數擁有完整LFP鋰電材料製造技術與專利的公司之一,並在全球擁有120多項獨家專利,位居全球鋰電池產業關鍵地位。

立凱-KY位在桃園的工廠,機器運轉的聲音不停歇,近期急著要交貨予客戶,加上反應材料成本調漲售價,與轉型為鋰智財授權公司後,認列授權的收入增加進而推升營收,立凱電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為6.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3.5%。

在八月的動土典禮中,出席典禮的格蘭霍姆強調,這項投資對於建設美國清潔能源供應鏈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她指出,ICL的這座工廠,將推進美國總統拜登2035年實現100%無碳發電的目標。「汽車製造商本身的目標為2030年有五成的新車為電動汽車,這些電動汽車的核心顯然就是電池。」

格蘭霍姆說,「如果我們能夠破解這個難題,降低關鍵材料的成本,我們就可以真正降低電動汽車的價格,讓更多人使用電動車。」

但她也提到,雖然中國在多個能源技術上已「壟斷市場」,但拜登已經將重點放在實現美國清潔能源供應鏈本土化上,打造美國清潔能源產品的完整供應鏈勢在必行。

邁克 帕森則表示,將盡一切努力確保密蘇里州在能源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特別是在電池領域,「當你談論能源時,這將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如果不參與其中,就會被拋在後面。」

在美國政策的一聲令下,這個電動車產業投入磷酸鐵鋰(LFP)電池的懷抱趨勢儼然成型,美國百年汽車大廠福特、美國電動皮卡品牌Rivian、德國福斯Volkswagen均表態,規劃在新的北美車型中採用LFP電池,而龍頭特斯拉則在2021年早已率先宣布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將在全球電動汽車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

在位於聖路易斯的 ICL 集團工廠的動土儀式上,這座價值4億美元的工廠將製造磷酸鐵鋰電池材料,並為美國首個大規模電池材料製造設施。總部位於以色列的ICL集團在聖路易斯設有美國總部,此工廠獲得超過1.97億美元的聯邦資金支持,立凱-KY則為專利授權,預計2024年完工、2025年全面投產。

立凱-KY成功轉型為授權技轉,在去年、2022年與歐洲鋰電池大廠FREYR簽署生產授權許可和服務合約,跨入歐洲市場。FREYR則預計2023年量產,年產能1萬噸。立凱-KY除了已揮軍歐洲、北美外,目前也有澳洲、印度的企業正積極與立凱-KY接洽。

近期由知名的木頭姐(Cathie Wood)擔任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就發表報告指出,持續的成本下降、鎳供應限制和電動車效率的提高,將會推動LFP電池的市佔率從2021年的約33%,增加到2026年的47%。

直到現在,因為中國寧德時代幾乎壟斷全球的LFP市場,在美中貿易戰、各國電業近年均面臨虧損與調漲電價的壓力下,這場各國積極發展電動汽車、儲能的大賽已鳴槍起跑,每個國家均在盤點本身在能源上的實力與「軍備」,這也讓在台灣土生土長的立凱-KY「撿到槍」,展現累積多年的技術實力,重新在國際的電池產業舞台上發光發熱。

本文不代表MoneyDJ立場,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