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談併購!手握230億現金可用,用「冰河時期」妙喻金融業環境

台新金上半年稅後盈餘 89 億元,年成長 98.4%;每股稅後盈餘 0.63元,年增 117.2%。林維俊提到,台新金手上現金部位有 230 億元,主要是為併購或是挹注子公司資金做準備,併購對象銀行、證券、人壽都不排除,「重點在能夠發揮綜效。」

對台新金來說,增加資產規模並非第一優先,應該是要注重 ROE 及總市值兩個指標。對股東來說,經營團隊拿了股東的錢來做業務,們拿多少股東的錢、能夠給多少的回報、資本使用有沒有效才是關鍵,再來就是看總市值,而不是總資產。因為資產大,對股東來講不一定是好事。

林維俊也說,對於有可能的併購對象,都是持開放的態度。但是有法令規定,進行一定程度才能對外發布,併購標的方面將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主。

對於近期中國房地產地雷連環爆,林維俊指出,台新金中國曝險淨值比已降到 39% ,三分之二在融資,三分之一在投資。投資目前購買債、票券都是中國最大的銀行、企業,風險應該相對較小,至於融資是主要以台資、外資企業為主,中資企業占不到1%,不動產相關放款更是完全沒有。

台新銀總經理尚瑞強進一步說明,其實在過去兩三年前就不看好中國不動產,所以在過去兩三年逐漸將中國的不動產曝險減降到零,最近發生的恆大、碧桂園、中植系完全沒有踩雷。

面對同業競爭,林維俊以「冰河時期」舉例,說明在政府塑造的金融環境裡,台新金努力做到最有效率。

台灣金融業好像生活在冰河時期,非常地冷,食物很短缺,要存活不容易。企業沒有辦法去改變氣候,但是可以讓自己更強,更有能力去做各項業務,能夠生存得比人家好,等到有一天「天暖花開」,就會是更強的存活者。”

廣告

展望下半年,林維俊認為,財富管理的主軸還是以長天期保障型的保險商品為主,今年財管手續費收入應該會成長 10~12% 左右。信用卡部分,台新銀持續經營主要客層,包括旅遊、交通、餐飲、網購,今年信用卡手續費收入成長約 12% 左右。消費金融一直是穩定成長,全年應該有高單位數(high single digit)的成長。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星展併花旗消金躍身台灣外銀一哥!11月啟動換卡潮,併購綜效Q4顯現
北富銀4/1正式合併日盛銀,日盛服務將於3/31停機
富邦金併日盛金 國內首樁金金併!
玉山金上半年賺105.5億、創同期新高;海外獲利倍增!
中國曝險最高的國銀!中信金董座陳佳文不擔心:業務好,曝險本來就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