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森林隱者:台灣虎翅蟬

生物手記

原始森林隱者:台灣虎翅蟬
原始森林隱者:台灣虎翅蟬

2021-07-01 陳建宏

台灣虎翅蟬小檔案

· 學名 Formocicada taiwana

· 半翅目(Hemiptera)蟬科(Cicadidae)

· 成蟲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於低海拔原生闊葉林,僅分佈於南投蓮華池及宜蘭福山植物園。成蟲出現於4~6月,雄蟬可能在樹冠層鳴叫,不易觀察。

1998年初夏,一隻沒有名字的蟬不小心掉入南投縣蓮華池原始林內的昆蟲陷阱中,這是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團隊所設置。每月前往採樣的工作人員將其插針烘乾、入庫收藏。數年後,來台進行蟬科分類研究的南韓學者李榮濬在館藏中發現了這隻奇怪的蟬,與日本學者林正美討論後,認為這種蟬形態獨特,應為新屬新種,故兩人於2004年將其命名為Formocicada taiwana,屬名意為「美麗的蟬」,亦代表本屬僅分佈於福爾摩沙——台灣,而種小名taiwana也以台灣為名,識漢字的李博士最後為其起了一個美麗的中文名:台灣虎翅蟬。

虎翅蟬為單型種(monotypic species),即該屬之下只有一個物種,是台灣特有屬、特有種。成蟲體長約2.7~3.0公分,含前翅全長可達約4.5公分。最容易辨識的特徵是後翅外緣有煙褐色斑紋,台灣其他近緣蟬屬,例如暮蟬(Tanna)、暗蟬(Taiwanosemia)、台蟬 (Formosemia)等,後翅都是完全透明且沒有斑紋。全台各大研究機構合計僅有三隻虎翅蟬標本,除了正模(Holotype)雄性標本,還有一隻副模來自宜蘭福山植物園(雌性,收藏於台灣博物館),最後一隻和正模標本一樣,也來自蓮華池,目前收藏在台灣大學昆蟲標本館(雌性)。是故蓮華池及福山植物園便成了虎翅蟬唯二的已知分佈地。兩地相距116公里,海拔高度皆為600~700公尺,植被保存良好,皆是以殼斗科及樟科為優勢樹種的原生闊葉林。

只聞其聲,不見其蟬

為求了解台灣虎翅蟬的生態,2014年6月,筆者與專精植物分類的謝東佑博士前往蓮華池調查虎翅蟬,當天下午4點抵蓮華池穿落雨試區,這裡正是十多年前科博館設置陷阱的地點。剛熄火下車,馬上就注意到林間存在一種前所未聞的蟬鳴,音色極高、尖細,類似耳鳴聲且伴隨規律起伏,林中其他蟬鳴還包括台灣騷蟬、渡邊幽蟬、大坪暮蟬、水社姬春蟬、小蟪蛄、台灣熊蟬、端黑蟬等,每種皆可辨識,唯獨那高頻蟬聲是未知的,因此筆者暫且推測這種鳴聲來自台灣虎翅蟬。

傍晚天色漸暗,虎翅蟬的鳴叫活動一直持續到天黑。我們在林間搜尋兩日,樹幹上常出現姬蟬、騷蟬及幽蟬,但就是沒虎翅蟬的身影。這裡的樹木非常高大,林中有很多鋸葉長尾栲(Castanopsis carlesii var. sessilis)的大樹,謝東佑提到,鋸葉長尾栲在台灣不常見,另一個主要分佈區正是福山植物園,說不定它就是虎翅蟬若蟲的寄主。

當時雖未見任何個體,卻也非無功而返,經這次觀察我們得知(1)在蓮華池道路所及的範圍內,虎翅蟬族群只局限在穿落雨試區前後約300公尺的範圍。(2)鳴聲都來自高處,樹幹上也看不到個體,推測成蟲棲息於樹冠層。(3)其他蟬的合唱多有間歇,但虎翅蟬的合唱活動卻是持續整日,從黎明到黃昏,大部份時間都有個體鳴叫......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1年第233期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