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台積電擁「銷售價值」擬漲價 外資按讚升價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透露有意調漲晶圓代工價格,2家美系外資出具報告,認為台積電試圖展現更佳的「銷售價值」策略,有助轉嫁成本上漲壓力,實現長期毛利率目標,一家維持「買進」、目標價975元,另一家維持「加碼」、目標價自928元升至980元。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4日在股東會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確實向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抱怨過輝達的產品太貴,認為這些產品肯定很有價值,但他也在考慮向黃仁勳「展現台積電的價值」。

對此,美系外資在5日COMPUTEX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的投資者午宴中,詢問黃仁勳對台積電提高晶圓代工售價的看法。黃仁勳對此表示,「我認為台積電的(代工服務)價格太低」,且「台積電對全球和科技業的貢獻在財報中被低估了」。

美系外資認為,輝達高層認同台積電的可靠性,有助降低晶圓生產這項最大的風險因素。儘管輝達未證實價格調漲時間或幅度,但表示CoWoS先進封裝價格應會上漲,並希望從台積電獲得更多供應產能。黃仁勳也提及,「永續性」是供應鏈廠商應獲得公平價值的關鍵因素。

美系外資指出,輝達約貢獻台積電2024年營收10%,相信若輝達接受漲價,其他AI半導體客戶可能跟進,目前調查顯示2025年晶圓售價可能會在9、10月拍板敲定。

此外,智慧手機、NB、PC等邊緣AI設備仍貢獻台積電營收達40~45%,隨著AI PC更換周期可能在明年到來、特別是低功耗的WoA AI PC,蘋果下周的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應是AI智慧手機殺手級應用的關鍵確認點,可能成為台積電近期及下一波關鍵催化劑。

廣告

考量3奈米稀釋效益、電費上漲及部分設備轉換成本,美系外資不排除台積電下半年毛利率維持在52%甚至更低,認為毛利率壓力將轉化為明年的價格調漲。根據過去2022年調漲10%、2023年調漲5%,認為台積電明年可能嘗試調漲10%,談判後應可實現調漲5%。

美系外資假設為未來2年3奈米製程晶圓平均售價(ASR)成長11%、4奈米晶圓平均售價將成長3%,CoWoS售價可能上漲20%,接近整體合併毛利率。據此微幅調降2025年獲利預期,但將2026年預期調升6%,維持「加碼」評等、目標價自928元調升至980元。

另一家美系外資則指出,台積電目前面臨全球通膨、先進製程投資提高資本密集度、海外晶圓廠擴張成本更高、更高的電費及人力等4大成本壓力,認為台積電正展現更佳的「銷售價值」策略,嘗試將成本轉嫁給客戶,以實現長期毛利率逾53%目標。

美系外資表示,台積電通常在10月確定隔年的晶圓售價,並在約2~3個月前與客戶進行談判。目前對台積電同業基準售價假設是2025、2026年分別下降1.5%/1%,降幅已較2021~2022年晶圓短缺前慣例的每年5~10%低得多。

然而,儘管輝達公開表示支援台積電漲價,但美系外資指出,並非每位客戶都享有輝達那麼高的毛利率。由於除AI外的整體終端需求仍溫吞,對於台積電能否再進行一波漲價,相信仍需要更多客戶支持。

美系外資認為,若台積電要提高晶圓售價,目前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同時提高核心價值所在的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CoWoS)售價,在成熟製程則維持目前售價策略。此外,回購公司股票的價格區間上限1281元為迄今最高,認為將為投資者及近期股價提供正向效益。

整體而言,美系外資認為魏哲家在股東會後的發言,可能是在明年售價談判前嘗試「測試」客戶反饋及看法。鑒於台積電堅實的技術領先地位、更能掌握長期結構性成長,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975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