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燒石灰再現 重啟澎湖石灰窯

傳統燒石灰再現 重啟澎湖石灰窯

民國40年初,澎湖因為使用珊瑚礁沙砱燒製石灰,深受建築業喜愛,盛極一時;但近年因水泥競爭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傳統燒石灰已經停燒12年,而文化部為重現傳統石灰生產過程,特別找來澎湖僅存的燒石灰師傅,重現當時情景,未來希望能進一步保存,讓燒石灰重現江湖!

這座圓形中空的建築,就是澎湖湖西鄉白坑村的石灰窯,是澎湖僅存的兩座石灰窯之一,文化部為了重現當年澎湖燒石灰過程,特別重啟窯灶傳統燒石灰,第一步,要先將花生殼鋪滿石灰窯底部,當成燃燒材料。

接著再將主原料,俗稱沙砱的珊瑚礁碎片和煤石,以6:4比例均勻混合後,放進窯中,石灰就能燒製完成。

澎湖石灰因為使用沙砱當材料燒製,所以質地細緻,黏性較強,而且會與當地環境結合,深受建築業喜愛。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科長陳嘉瑞:「用沙砱是在其他地方比較少的,早期的時候,我們看澎湖古城牆上的石灰,差不多已經超過百年了,但還是(保存)非常好。」

甚至民國40年初,有著豐富珊瑚礁碎片的澎湖海島,因為適合發展石灰窯業,全盛時期澎湖石灰窯。

達到63座,但民國59年後,因為水泥業發達,加上燒石灰會產生廢氣,和環保意識相衝突,讓燒石灰業急遽沒落;沒想到石灰窯在停燒12年後,重新試燒。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科長陳嘉瑞vs.記者:「(有可能保存下來)這個極有可能。」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科長陳嘉瑞:「比方說現在有環保的問題,但我們未來用規範比較嚴格方式,讓它採集落灰。」

湖西鄉長陳振中:「我們也希望說讓地方產業,傳統產業能夠有新的生機。」

時代演變,讓澎湖傳統燒石灰,一度沒落,未來希望有機會能進一步保存,讓傳統建築工法,重現江湖!(民視新聞林樹銘澎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