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只花兩年 這裡房價由2跳7字頭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據住展雜誌統計,2021年1月至今年8月、近一年多以來,新竹市新建案平均房價由25.3萬元/坪漲至37.3萬元/坪,漲幅約47%;新竹縣更不遑多讓,同期房價由21.8萬元/坪飆到34.1萬元/坪,漲幅高達約56%。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雖然近年因台商回流、產業設廠走跡往中南部移動,導致中南部房價激漲,不過在新竹縣市這個王者之前,中南部縣市漲幅只是小菜一碟;尤其竹北高鐵特定區房價,更從2年前每坪二十餘萬一路飆漲,到今年新案成交最高價已來到7字頭,浮誇的漲勢比電影劇本還要離譜。

新竹市漲幅從高到低依序為北區、東區、香山,漲幅分別約為49%、41%、32%。雖然北區漲幅最大,但僅是落後跟漲罷了,因為竹市房價領頭羊在東區,尤以關埔重劃區房價水準最高,新建案均價估約60萬元/坪左右,僅花2年時間,關埔房價由2字頭躍至6字頭。

相較於竹市,竹縣漲幅更為驚人,其中漲幅最大的是竹北市,去年1月新建案房價僅約28.7萬元/坪,今年8月暴衝至48.1萬元/坪,擠下東區成為新竹縣市各行政區之冠。

竹北房市焦點主要在縣一、縣二、縣三、台科大與高鐵特定區等五大重劃區,當中以高鐵特定區房價水位最高,目前估約60萬元/坪至75萬元/坪。

鄰近竹北五大菁華重劃區和關埔重劃區的新埔、芎林、竹東、寶山,因距離高價區較近,受惠於竹科客外溢買盤而產生跟漲效應,近一年多來漲幅從四成至六成多不等,分居竹縣第二至第五名。

何世昌認為,大新竹地區房價驚驚漲,目前仍看不到頂部,核心關鍵仍在於供需失衡。由於早年劃設的公辦重劃區多已開發飽合,近十幾年來缺乏大型重劃區提供建地,導致供給量陷入相對低點,但需求卻因美中貿易戰、電子科技業景氣榮景而上升,在供不應求的環境下,終成為房價飆漲的完美溫床。但下半年至明年若電子業景氣轉衰,是否會成為房價絆腳石?後續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