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信稱近期台股買盤轉偏積極,指數續向半年線靠攏,短多訊號浮現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全球投資情緒隨通膨降溫而快速回升,美股持續上演多方反攻戲碼,保德信指出,上週國際資金明顯回補亞股,其中今年來大舉遭賣超的東北亞雙雄市場,更是本波回補重點,南韓股市獲得12.65億美元挹注,台股更是大舉吸金29.51億美元,不僅為亞股資金淨流入第一高市場,該金額更為台股史上單週外資買超第三大額度。除了東北亞雙雄,東協與南亞的泰國、印度、越南等也依序獲得3.85億美元、2.56億美元、1.53億美元挹注。 在外資回補帶動下,亞股上週除了越南下挫-4.27%失色外,其他市場全數上漲,保德信表示,台股上週同樣以大漲7.53%之姿,榮登亞股漲幅第一名寶座,一吐之前墊底窘境,韓股單週漲幅5.74%表現也相當亮眼,名列亞軍,至於東協等市場,同期漲幅超過1%的股市,包括馬來西亞2.08%、菲律賓1.64%、印度1.39%。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美國10月CPI年增幅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亦較前值8.2%明顯趨緩至7.7%,顯示美國通膨壓力已逐步緩解,正向經濟數據點燃市場對聯準會放緩升息腳步的期待,芝加哥利率期貨顯示年底12月升息2碼的機率已達80%以上,且美國期中選舉結果,目前市場預期共和黨可望於選舉中獲得眾議院掌控權,代表未來美國經濟刺激法案推動難度提升,有利於牽制美國舉債上限,通膨亦可望避免惡化。

葉家榮指出,探討本次CPI分項變動,商品通膨持續放緩、醫療保險及機票價格貢獻降幅居多,房租及食物增速也略有放緩,就業市場方面,美國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高於預期,已高出2019疫情前平均水準,由於通膨增幅及就業市場降溫提供市場喘息空間,考量12月初有一段數據空窗期,期間聯準會官員言論可能透露鷹派立場緩解,投資氣氛轉佳機會較大,惟通膨增速回落仍緩慢,預期對聯準會終端利率影響相對有限,政策不至轉向但有望紓解緊張氣氛。

陸股方面,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觀察近期陸股走勢,反映出整體投資情緒持續在「鬆綁」與「清零」之間擺盪,預期第四季A股仍以震盪打底為主,若目前的不確定性因素如經濟、台海及中美問題獲得緩解,或外資開始回補新興市場,A股才會出現明顯反彈機會。

許智洋表示,中國通膨狀況出現降溫,最新公布10月CPI年增2.1%較9月回落,PPI則因高基期因素及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年減幅更達1.3%,創下兩年來最大跌幅;不過另一方面,10月不論進出口數據皆失色,出口年減0.3%、進口年減0.7%,為過去兩年來首次出現進出口雙下滑,顯示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升高,需求出現降溫,而中國內需也因清零政策的影響,成為經濟成長最大阻礙。

今(14)日台股延續上週五的多頭氣勢,由傳產族群接棒上攻,帶動加權指數終場續揚167.34點,漲幅1.19%,指數收在14174.9點,成交金額2740.23億元。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廖炳焜表示,觀察近期台股走勢,買盤轉偏積極,上週日均成交量達2410億元,今日成交金額也維持在2700億元的水準,以技術面來看,上週大盤強勢反彈順利回補10月初跳空缺口,並成功站回季線,今天指數又持續向半年線靠攏,顯示短多訊號浮現。

廖炳焜說明,受到美國市場情緒激勵,預期自目前至第一季2月底財報公布完之前,台股仍有機會上演反彈走勢,同時回補之前超跌個股,本週台股觀察重點將為G20峰會的拜習雙邊會晤,雙方是否能釋出正向訊息將為激勵這波反彈氣勢的關鍵。

不過,廖炳焜也提醒,外在經濟環境仍具挑戰,台灣9月出口終結連26月正成長,第三季出口僅年增3.4%低於預期,儘管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資料中心等需求高漲及晶片含量提升等正向助力,但歐美升息趨勢削弱消費力道,明年第二季前廠商去庫存仍為主流,預估台灣第四季出口恐現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