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聽力受損了嗎?聽力損失分3種類型,測一測!你是哪一種?
在確定聽力損失的程度之後,要瞭解是哪一種的聽力損失。一般而言,聽力損失可以分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及「混合型聽損」等三大類。
1.感音神經性聽損:
感音神經性聽損與內耳或聽神經病變、損傷及退化有關。聽神經由內耳一路傳到大腦聽覺皮質層,一旦損傷或是退化,將影響到聽力。
●突發性聽損:俗稱「耳中風」,如果聽損發生3天之內,不管單側或雙側,多為突發聽損,有2/3的病例都可以經由治療得到改善。多半是單側發作,有時會合併天旋地轉、站不住,甚至嘔吐等類似眩暈之症狀。
●漸進性聽損:如果聽損發生已經持續好幾個月或是好幾年,且是逐漸慢慢的聽不到,多與退化有關。退化性神經聽損初期溝通大多還可以,不需要輔具,定期追蹤即可,但若發現聽力下降速度變快,就要裝置助聽器或是人工電子耳輔助了。
2.傳導性聽損:
內耳神經是好的,但傳導路徑因故受到阻礙,問題多出在外耳及中耳,其中又以耳垢阻礙傳導最為常見。
●耳垢阻礙傳導:有部分的人皮脂腺分泌旺盛,容易產生耳垢,一旦耳垢塞住了耳道,聽力自然就會受到阻礙。也有人掏耳屎傷到外耳道而影響到聽力。
●中耳積水:常見的傳導性聽損原因,尤其是小朋友罹患上呼吸道感冒,易演變成鼻竇炎,鼻涕跑到中耳內即會變成中耳炎,進而造成中耳積水。
●鼻咽癌:成人較少會發生中耳積水,一旦發生,除了感冒等因素之外,較重要者為鼻咽癌所引起,主要為腫瘤位置太靠近耳咽管造成阻塞所引起。
●慢性中耳炎:耳膜穿孔性中耳炎也會阻礙聽力的傳導,一般稱為慢性中耳炎,多半是幼兒時曾經罹患復發性中耳炎,導致耳膜穿孔,症狀包括長期性的聽力障礙,耳朵偶爾會出現膿性分泌物,特別是在感冒時或游泳過後。
●膽脂瘤:也稱為「珍珠瘤」,是一種由上皮細胞一層層長上去形成,看起來白白亮亮,有珍珠般的光澤,常有細菌滋生,加上發炎組織附近有較多的破骨細胞,往往會破壞聽力骨的結構,因而引發聽損。
●先天基因:聽小骨硬化症所引起的早期聽力損傷,與先天基因有關,主要為遺傳等因素異常,造成第三聽小骨(即蹬骨)變成「水泥」黏住了,聽力因而受損。
3.混合型聽損:
如果聽損包含了感音神經性聽損及傳導性聽損,即為「混合型聽損」。病患耳膜有破洞時,比一般人更容易造成聽神經退化或病變,雖然可以用手術將破洞補起來,但不可能恢復到原來一樣,傳導性的問題可以排除修復,但聽神經卻是無法恢復的,因為傷害多已經造成。
延伸閱讀:
。「常感覺耳朵悶悶的」小心是耳聾前兆! 醫曝「搶救黃金時間」:錯過恐永久受損
。電視越開越大聲、老是雞同鴨講,聽力不好,造成溝通困難與誤解,罹患1疾病風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