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火2026年要抓碳百萬噸 目標全球第三大捕碳燃煤電廠

台電啟動碳捕捉計畫,2025年前要在台中火力電廠蓋好「減碳技術園區」,拚成為全球第三座碳捕捉再利用燃煤電廠,圖為電廠內第一階段的「微型測試區」。(圖/台電提供)
台電啟動碳捕捉計畫,2025年前要在台中火力電廠蓋好「減碳技術園區」,拚成為全球第三座碳捕捉再利用燃煤電廠,圖為電廠內第一階段的「微型測試區」。(圖/台電提供)

國內最大排碳戶啟動抓碳計畫!台電砸下8億,正招標於全台最大火力電廠台中電廠建置「減碳技術園區」,預計2025年前把機組排放尾氣二氧化碳捕捉下來。如果順利,隔年將正式年捕捉百萬噸,成為繼美國、加拿大後,全球第三大碳捕捉與再利用電廠。

至於捕捉起來的碳,台電初期有兩個用途,一是拿來種草莓、番茄,加速蔬果成長。其次賣給工業氣體廠商做乾冰、滅火器。長久來說,由於量體大,台電正在研究碳封存,會找有鹽水層地點,將其封存在地底下。

整個中火減碳技術園區計畫設4區,首先是「微型測試區」,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員高靖棣說明,這區已完工一部分,主要測試可吸附二氧化碳的化學、物理吸收法設備各一套。然後目標2024到2025年前,完成主要部分「碳捕集試驗場」,屆時會把中火9、10號機組煙囪尾氣的碳捕捉下來。

高靖棣說,燃燒排放氣體內二氧化碳含量約在15%到20%,會利用化學吸收法吸附下來,加壓後放在氣體桶槽中。

第一年試驗期僅可捕捉2000噸二氧化碳,高靖棣說,減碳園區還有另外兩區,是「展示中心」與「植物工廠」。後者中火廠內會找一處土地種植高經濟作物,已選定有草莓、番茄。

他說明,植物本身就需要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再者碳可保暖供溫室使用。屆時會把氣體桶槽解壓拿來給這些蔬果使用。收成後不會販售,可能送給電廠附近居民敦親睦鄰使用。另外,國內工業氣體廠商也需要二氧化碳當原料,去製成乾冰、滅火器,所以到時也可以賣給他們。

減碳技術園區完成後,如果順利,台電將從2026年起在中火擴大使用,預計年抓下100萬噸CO2,可以繼美國、加拿大後,成為全球第三座百萬噸級碳捕捉燃煤電廠。

廣告

接下來在2035年前,會擴及到林口、興達等燃煤電廠都建置碳捕捉設備,抓下的量體會超過百萬噸。

高靖棣指出,一部燃煤機組一年煙囪尾氣約300萬到400萬噸,到時中火不只自己捕捉,也會提供尾氣給產官學單位,驗證他們的碳捕捉技術,彼此交流資訊。而設置碳捕捉裝置,也須同步優化機組的空污設備,因此除減少二氧化碳外,對其他空氣污染物也有減排效益。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運價直直落 竟不是壞事?專家:一哥出關 航運股會噴
運價雪崩 2千美元支撐破不破 承攬業者:就看這時候
就在下周!美國另一場經濟災難 拜登恐也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