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監理寬容 金管會再催新壽增資70億元

新光人壽正力拚年底前資本適足率(RBC)回到法定標準200%,現增15億元將於12/29到位,但新光金昨(27日)在重訊中指出「RBC缺口非增資70億元可支應,將持續向主管機關溝通爭取監理寬容。」金管會今(28日)強調,不同意監理寬容,「態度已很明確」,會持續督促新壽完成增資承諾。

金管會表示,新光人壽2023年6月RBC未達保險法規定,新光人壽已提出包含增資的財業務改善計畫,新光人壽今年7月董事會也通過70億增資計畫,將持續要求新壽依照所報的業務改善計畫辦理。

金管會官員指出,早在2022年,當初新光人壽為強化資本,就承諾從2023~2025年每年要增資70億元,後來因為今年6月新壽RBC未達到法定標準,就把今年要完成增資的70億元放進財業務改善計畫中。

官員強調,當初新壽答應的三年每年增資70億承諾,跟RBC無關,是早在2022年就已承諾的事項,就算未來新壽RBC順利回到法定標準200%,承諾的增資計畫還是要履行。原本承諾今年要增資70億元,現在只有15億元,今年沒有達到,會持續督促新壽履行承諾。

但因新光金經歷過經營權變更,原本承諾的三年每年增資70億元,新經營團隊仍要履行嗎?官員表示:「當初承諾的是公司(新光人壽)承諾,跟換經營權沒有關係。」

新光人壽在9月、10月兩度函給金管會,盼爭取監理寬容,第一次是9/14,希望爭取死利差互抵責任準備金列入RBC計算,金管會在9/23回覆表示不同意;第二次10/16新壽再發函,除持續爭取死利差互抵責任準備金外,也加上不動產增值利益準備金列入RBC計算,金管會則在11/3回覆兩項都「礙難同意」。

金管會表示,準備金是負債,不能列入資本,就算是不動產增值利益準備金也一樣,不動產增值利益是預估數,不是已實現數,狀況隨時會變動,因此也不能同意,「我們(金管會)的態度已非常明確。」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衛星電話概念股先看這兩檔
一掛台廠獲利恐飆20% 內行挖出2024黑馬股
別只看AI、電動車 低軌衛星有多夯?從馬斯克、iPhone到華為都不漏接 政策概念股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