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長榮 個股留言板
MoneyDJ新聞 2022-08-08 12:07:55 記者 劉莞青 報導近期貨櫃航運市場多空消息皆有,長榮(2603)雖報喜第二季獲利寫下新高,但整體貨櫃航運市場運價仍承受不小下滑壓力,主要係受歐美市場需求不振、中國工業開工率狀況也不佳所影響,承攬業者指出,目前航商還是會透過撤班等方式來節制供給、支撐運價,預期將力求現貨價可以維持在長約價格以上水準。 國內貨櫃三雄第二季業績近期將陸續出爐,其中長榮率先報喜,單季獲利1022.93億元,季增約1%、年增143.22%,EPS來到19.33元,再寫單季獲利新高,累計上半年稅後獲利來到2036.53億元,年增160.62%,EPS 38.49元,成長亮眼。 惟展望後市,下半年傳統是貨櫃航運旺季,但7月以來運價持續表現低迷,上週四大跨洋航線僅有美東呈現小幅下跌,其他三大航線歐洲、地中海、美西跌幅仍高,但為保護運價,航商也透過撤班因應,降低市場艙位供給,在撤班時程上來看,承攬業者指出,跨太平洋、大西洋航線三大聯盟已自7月底開始接連撤班,未來五周內,2M宣布取消將30次,THE Alliance和Ocean Alliance,分別將取消25次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2603)公布2022年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報,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獲利及每股盈餘(EPS)都創新高,激勵盤中股價重返百元關卡;而一向力挺長榮的本土法人在長榮第二季財報出爐後,持續力挺長榮,重申「買進」評等,不過目標價由6月的365元下修至7月時的215元,而最新出爐的目標價則是下修至181元。 長榮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749.99億元,年增75%,毛利率69.58%,稅後盈餘為1022.93億元,年增143.22%,每股盈餘(EPS)為19.33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458.24億元,年增82%,累計毛利率69.34%,稅後盈餘為2,036.53億元,年增160.62%,EPS為38.49元,每股淨值從第一季的82.54元上升至85.3元。 一向力挺長榮的本土法人表示,假設就算是下半年運價大跌,預估2022年EPS仍高達71.56元;本土法人表示,估2022年每股現金股利約29元,預計2023年3月公告,現金殖利率逼近30%。本土法人假設,長榮2022年底每股淨值預估值為118.37元(已扣除2021年每股現金股利18元),股價明顯低於淨值。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2603)公布2022年第二季財報,受惠於上半年運價維持高檔,加上新船陸續投入營運增添動能,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獲利及每股盈餘(EPS)都再創新高。 長榮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749.99億元,年增75%,毛利率69.58%,稅後盈餘為1022.93億元,年增143.22%,每股盈餘(EPS)為19.33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458.24億元,年增82%,累計毛利率69.34%,稅後盈餘為2,036.53億元,年增160.62%,EPS為38.49元,每股淨值從第一季的82.54元上升至85.3元。
新漢集團子公司安恩嘉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7月與長榮海運正式簽訂海港智慧AI貨櫃辨識及自動化系統合約,共同打造高雄港第七碼頭貨櫃中心,成為台灣第一個落實國際智慧運籌商港和世界跨國企業高附加貨物輸出入的據點之一。
歷經近30年,高雄港洲際一期、二期建設計畫,在長榮海運的第七貨櫃中心設備陸續到位、華新麗華和銘榮元兩企業得標進駐後,總面積572公頃的臨海和外海區域,迎來近20家企業、逾千億元的投資,招商終於走到最後一哩路。比十年磨一劍還艱辛的高雄港,海運樞紐港的地位至此更鞏固,並將牽動高雄市亞灣的科技發展和觀光蛻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運價指數跌又何妨!長榮(2603)公布第二季營運數字又繳出亮麗成績,第二季營收、獲利及每股盈餘均超越第一季,再創歷史新高,每股盈餘達到19.33元,上半年更大賺38.49元,直逼四個資本額。 長榮指出,上半年持續受惠於運價維持高檔,加上新船陸續投入營運增添動能,第二季營收、獲利和每股盈餘均超越第一季。 總計第二季合併營收1749.99億元,季增2.44%,年增75.06%,營業毛利1217.71億元,季增3.18%,年增122.47%,毛利率69.58%,營業利益1179.3億元,季增2.72%,年增126.77%,營益率67.39%,稅後淨利1022.93億元,季增0.92%,年增143.22%,每股盈餘19.33元。 上半年合併營收達3458.24億元,年增82.09%,營業毛利2397.9億元,年增136.59%,毛利率69.34%,營業利益2327.33億元,年增142.46%,稅後純淨利2036.53億元,年增160.62%,每股盈餘38.49元。 長榮公告將以約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5億元)購置新造2000個冷凍機和1500個機櫃一體式冷凍
全球運力排名第六大的長榮海運,第二季受惠運價維持高檔、新船投入營運增添動能,稅後純益達1,022.93億元,連續兩季穩在千億元之上,年增1.43倍,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9.33元,獲利再創新高,累計上半年EPS達38.49元,每股淨值升至85.30元。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2年8月5日電)長榮「弟弟派」掌握的長榮國際(2716)今天召開第2次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新台幣3.5元現金股利。面對大股東張榮發基金會對股利政策等質疑,長榮國際回應,配發率與以往相當,兼顧股東與員工權益,符合企業永續發展需求。長榮國際今天召開第2次股東會,隸屬長榮「哥哥派」的大股東張榮發基金會決議不出席,並發出4點聲明,質疑長榮國際股利政策及長榮國際近期多次出手買進長榮航(2618)股票等。長榮國際下午以3點聲明回應,針對股利政策,強調轉投資公司今年的股利收入,明年才可進行盈餘分配,與今年無關;且長榮國際今年配發給張榮發基金會的現金股利逾4億元,符合基金會歷年工作經費。聲明指出,張榮發基金會是長榮國際第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例達28.86%,應可在長榮國際董事會當選1董1監席次,透過正常參與董事會運作,強化監督各項經營業務,且基金會如果善加運用2席可當選董監席次,預計每年將可收到約200萬元酬勞,更有助於充實公益資金。對於買入長榮航持股,長榮國際聲明指出,公司原主要生財業務均已被前任董事會於今年3月移轉至長榮海運(2603),長榮國際未來主要獲利來源顯然為投
為了因應全球貨櫃運輸及船舶大型化需求,高雄港既有貨櫃中心受作業場地空間呈現飽和及航道水深受限,影響高雄港未來貨櫃量的發展,為此,政府投資200多億元、以及長榮海運公司投資機具設備百億元,共同合作打造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與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5日共同見證第七貨櫃中心首座碼頭橋式起重機卸船上岸安裝的歷史性時刻。
長榮(2603)5日發布第二季EPS為19.33元,受惠於上半年運價維持高檔,加上新船陸續投入營運增添動能,第二季營收、獲利及EPS均超越第一季,再創歷史新高。
日 期:2022年08月05日公司名稱:長榮(2603)主 旨:長榮購買新造冷凍機及機櫃一體式冷凍櫃發言人:謝惠全說 明: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如坐落台中市北區XX段XX小段土地):冷凍機及機櫃一體式冷凍櫃2.事實發生日:110/12/27~111/8/53.交易單位數量(如XX平方公尺,折合XX坪)、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交易數量:2,000只冷凍機與1,500只機櫃一體式冷凍櫃交易總金額:USD 35,075,000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Maersk Container Industry (非本公司之關係人)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不適用6.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7.預計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資產者不適用)(遞延者應列表說明認列情形):不適用8.交付或付款條件(含付款期間及金額)、契約限制條款
高雄港受限水深加上貨櫃中心作業場地空間飽和,港務公司和長榮海運分別投入逾百億元共同打造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其中,港務公司將興建深水碼頭,可讓4艘2.4萬TEU貨櫃輪同時停靠;長榮則引進遠端遙控無人超大型碼頭橋式起重機,裝卸排數高達25排,為全國首例,長年目標為650萬TEU/年。
嚇死人!長榮海運今(5)日公布2022年第2季財報,受惠於上半年運價維持高檔,加上新船陸續投入營運增添動能,第二季營收、獲利及EPS均超越第一季,累積上半年海賺超過200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更逼近40元之譜,再創歷史新高。
【時報-台北電】長榮(2603)11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458.23億元,稅前利益2.42億元,本期淨利2.1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2.03億元,基本每股盈餘38.49元。(編輯整理:李慧蘭)
【時報-台北電】興農(1712)11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21.65億元,稅前淨利11.2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8.87億元,每股盈餘2.11元。(編輯:陳明君)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長榮(2603)集團經營權持續延燒,長榮國際今日召開股東會,大哥派的張榮發基金會未出現。張榮發基金會回應,對於所持股各公司之股東會(包含臨時會)行使相關股東權,皆以行使方式是否造成基金會財產上不利之影響決定,決定出席與否及參與表決投票等事項,以符合法制,今日不出席就是基於這原則,以下四點說明。 一、長榮國際變更股利政策有損股東權益 本次長榮國際股東會為上次(6/30)股東會之續行會議,將針對上次做成假決議之盈餘分配等議案再次討論,對於盈餘分配議案,經本基金會詳細審閱長榮國際公司110年度年報,其中揭示該公司目前帳上累計未分配盈餘已高達新台幣249億元,且該金額尚未加計轉投資公司如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長榮鋼鐵、長榮國際儲運、中再保等今年配發之股利收益,上述公司預估有約 50億元之股利進帳,媒體報導長榮國際公司推翻先前董事會擬分配金額為每股27.5元之決議,僅擬分配現金股利每股新台幣3.5元,可領取每股股利差額達24元,導致本基金會股利減少金額總計約新台幣27億,使得可用以挹注公益事業之資金大幅縮減。 近來更在媒體上看到長榮國際在不到兩個月期間,狠砸30億元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