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中華 個股留言板
【時報-台北電】裕隆集團股東會登場,中華車30日打頭陣率先報喜!董事長嚴陳莉蓮除向股東說明公司已揮別防疫險風暴,更宣示獲利將恢復成長。總經理陳昭文於會後補充,隨著MG產能提前於5月破千,公司可望再上修原先設定的1.2萬輛銷售目標,若再加上電動機車於7月也將有白牌新車上市,今年可望二輪、四輪齊奔,帶動業績成長。 隨著裕隆集團70周年首場股東會連放利多,集團各公司股價亦表態上演慶祝行情,其中,裕隆盤中最高衝至89.8元,創33年新高;中華車盤中觸及97.4元,江申更站回100元,皆為近年新高價。 中華車去年雖受防疫險重創而虧損,不過股東會仍通過配發4元現金股息。嚴陳莉蓮表示,今年將更積極布局內外銷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尤其綠能產品,第二季已推出高續航力、充電速度更快的中華菱利電動商用車,7月還有全新換電大動力電動機車上市,積極拓展年輕客群。 事實上,中華車第一季業績已創10年單季新高,陳昭文表示,MG自去年推出至今已交車逾5000輛,目前待交車仍高達4000輛,公司規劃9月底還會再推出小型跨界休旅車,樂觀將進一步推升銷售動能。 而在產能提前在5月破千後,陳昭文30日也進一步樂觀指出,不排除
裕隆集團股東會登場,中華車30日打頭陣率先報喜!董事長嚴陳莉蓮除向股東說明公司已揮別防疫險風暴,更宣示獲利將恢復成長。總經理陳昭文於會後補充,隨著MG產能提前於5月破千,公司可望再上修原先設定的1.2萬輛銷售目標,若再加上電動機車於7月也將有白牌新車上市,今年可望二輪、四輪齊奔,帶動業績成長。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5月30日電)裕隆集團股東會由中華車(2204)率先登場,董事長嚴陳莉蓮致詞表示,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相關虧損提列完畢,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的穩定獲利。嚴陳莉蓮表示,去年中華汽車本業表現穩健,但因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拖累導致虧損。由於中華車財務健全,且相關虧損也提列完畢,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的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嚴陳莉蓮指出,今年將積極布局內外銷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特別是綠能方面,第2季已推出高續航力、充電速度更快的中華菱利電動商用車,以及全新換電大動力的電動機車,積極拓展年輕客群。在企業永續方面,中華車已連續9年獲得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5%成績,並榮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銀質獎。今年響應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已制定環境永續政策、攜手供應商體系完成淨零宣言,以行動實踐淨零碳排。中華車2022年合併營收新台幣295億元,合併營業淨利19.4億元;受到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險損失,稅前淨損76億元,每股虧損14.22元。中華車2023年第1季每股盈餘2.71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45%,為近10年單季新高,主要隨MG新品牌上市,第1季營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華車(2204)總經理陳昭文股東會後指出,MG從2022年9月第一款上市後,累計至今已銷售近5000台,目前待交車仍有4000多台,預計今年9月還會推出一款新車,由於銷售成績亮眼,不排除下半年還會將原本預計1.2萬台銷售目標再上調,2024年可望推MG電動車。中華車今天召開股東會,為裕隆集團第一棒召開的公司,中華車近期隨首季業績亮眼及MG銷售成績超乎預期下,股價走勢強勁,直逼百元關卡。陳昭文指出,中國車市上半年因消化庫存、中低階車款殺價競爭下,車市銷售不佳,不過目前已感受到殺價和緩,預期下半年車市會逐漸好起來,還是以新能源車為主。中華車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持股為27.54%,預計6月底增資後持股達27.66%,總計中華車四階段對新安東京產險增資金額達90.5億元。陳昭文說,新安東京產險經過這次防疫險風暴後,品牌形象提升,今年第一季接單率比以往好,預期未來獲利會超越以往。中華車推出的MG從2022年9月第一款上市後,累計至今已銷售近5000台,目前待交車仍有4000多台,5月單月產能已提前拉升至1000台,年底前再逐步提升至1500台,預估2023年銷售目標也
【時報-台北電】中華(2204)30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去年公司本業表現穩健,主要受到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影響,致稅後虧損,但相關虧損已經提列完畢,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 嚴陳莉蓮指出,今年中華將積極佈局內外銷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特別是綠能方面,第二季已推出高續航力、充電速度更快的中華菱利電動商用車,以及全新換電大動力的電動機車,積極拓展年輕客群。 在企業永續方面,嚴陳莉蓮表示,公司連續九年獲得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百分之五的佳績,並榮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銀質獎。今年響應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本公司已制定「環境永續政策」、攜手供應商體系完成「淨零宣言」,以行動實踐淨零碳排。(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陳(敏心)蔚)
中華(2204)30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去年公司本業表現穩健,主要受到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影響,致稅後虧損,但相關虧損已經提列完畢,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華車(2204)上午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嚴陳莉蓮針對這這次裕隆SBL奪冠稱「很開心」,對於打籃球還是公司經營較為困難,他說,「因為前面有打籃球經驗,以至於後面不困難」。裕隆集團成立70週年,裕隆納智捷籃球隊今年在SBL賽季展現穩健實力,也打出優異成績,最後取得五戰三勝順利封王。嚴陳莉蓮股東會後在台上面對記者提問籃球相關問題,他說,裕隆對籃球貢獻是從公公開始、還有我婆婆、老公,如果沒有籃球的話,老公也追不到我。針對打籃球困難還是公司經營較為困難,嚴陳莉蓮說,「因為前面有打籃球經驗,以至於後面不困難」。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華車(2204)今日舉行股東會,為集團中第一家召開股東會,會中承認2022年財報及通過配發4元現金股利;董事長嚴陳莉蓮指出,2023年將積極佈局內外銷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特別是綠能方面,第二季已推出高續航力、充電速度更快的中華菱利電動商用車,以及全新換電大動力的電動機車,積極拓展年輕客群。嚴陳莉蓮指出,2022年中華汽車本業表現穩健,但受到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影響,稅後虧損,中華車財務健全,且相關虧損也提列完畢,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的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嚴陳莉蓮指出,2023年將積極佈局內外銷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特別是綠能方面,第二季已推出高續航力、充電速度更快的中華菱利電動商用車,以及全新換電大動力的電動機車,積極拓展年輕客群。在企業永續方面,嚴陳莉蓮指出,中華車已連續9年獲得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百分之五的佳績,並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銀質獎。今年響應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已制定「環境永續政策」、攜手供應商體系完成「淨零宣言」,以行動實踐淨零碳排。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指出,2022年台灣整體汽車市場銷售43萬台,中華車內銷4萬3939台(
【時報-台北電】裕隆(2201)集團首場股東會由中華汽車(2204)打頭陣,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去年中華汽車本業表現穩健,但受到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影響,稅後虧損,不過隨著相關虧損也提列完畢,中華汽車財務健全,防疫險的陰霾已經度過,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的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 中華車去年內銷台數4.3萬台,全年合併營收295億元、合併營業淨利19.4億元,不過受到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險損失,稅前淨損76億元,每股淨損14.22元。中華車去年已推出全新3.5噸中華堅兵HYBRID,今年則會推出菱利電動商用車大改款,與全新改款Zinger商旅車,乘用車除三菱品牌,接下來將會再導入MG其他全球戰略車款。 外銷市場因中東市場出現多家競爭品牌,將與當地經銷商推出新型得利卡貨箱車,搶攻物流業宅配運輸需求,今年成車外銷目標1050台,福建奔馳全年銷售目標3.4萬台。 嚴陳莉蓮表示,今年將積極佈局內外銷市場、強化產品競爭力。特別是綠能方面,第二季已推出高續航力、充電速度更快的中華菱利電動商用車,以及全新換電大動力的電動機車,積極拓展年輕客群。(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黃琮淵)
裕隆集團首場股東會由中華汽車打頭陣,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去年中華汽車本業表現穩健,但受到轉投資新安產險在防疫險保單的一次性損失影響,稅後虧損,不過隨著相關虧損也提列完畢,中華汽車財務健全,防疫險的陰霾已經度過,今年起將恢復過去的穩定獲利並追求成長。
中華車(2204)法說報喜,MG產能將提前於5月破千,今年銷售成長動能佳,25日股價開低走高,盤中一度觸及97.9元,終場收93.1元,創逾25年高價,漲幅達4.14%,三大法人同步買超,成交量亦放大至2.12萬張,目前股價站穩短中長期均線之上,均線序呈現多頭排列,惟能否突破歷史高價,仍看量能是否延續。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華(2204)新車銷售展望樂觀,且無業外虧損影響,法人預估2023年獲利能力可望大幅回升,年度每股盈餘挑戰一個股本;另一法人認為,中華擁有自行開發成車的能力,新車銷量同樣樂觀,年度EPS估逼近一個股本,兩家本土法人給出超過百元的目標價。中華周四股價再衝97.9元之歷史新高價,終場帶量收漲4.14%,報93.1元,兔年開紅盤以來更累積漲幅達63.9%。 台灣汽車市場今年前4月總銷量(不含重車)14.7萬輛,年增8.3%,銷售量逐漸回升。而裕隆(2201)集團於法說會上表示,預計2023年台灣整體經濟成長減緩,但受惠於晶片及缺料狀況逐漸改善,2023年台灣車市銷售量展望維持42.5萬輛,年增2.40%。 大陸汽車市場前4月銷售總量為823.5萬輛,年增7.1%,其中,乘用車銷售量694.9萬輛,年增6.8%;成長表現佳主要是由於去年4月受到疫情影響供應鏈表現及市場需求,比較基期相對較低。展望2023年,由於疫情影響淡化,大陸景氣逐漸復甦,帶動汽車市場需求復甦,新能源車及整車出口已明顯增加,2023年大陸整體汽車市場預估銷售量為2760萬輛,年增2.73%。 福建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裕隆集團旗下裕隆(2201)、中華車(2204)及裕日車(2227)昨天召開集團法說會,盤中股價呈現兩樣情,裕日車開低走跌,中華車則呈現開低走高態勢,企圖挑戰漲停板,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價,並帶動裕隆也在盤中由黑翻紅。今天下午包括裕融(9941)及江申(1525)接棒召開法說會。中華車今天股價大漲主要受惠MG產量這個月突破千台,隨著新車上市、產能增加,法人也看好營收貢獻將逐季成長。中華車指出,MG累計前4月銷售為2851台,5月單月產能開始逐步拉升突破千台,年底前由1000台產量再提升至1500台,2023年銷售目標也由原本1.05萬台調高至1.2萬台,公司策略為先求穩再求發展,因此目標訂不高先求提高生產計畫。目前MG候車期約4到5個月,產能提升後估可縮短至2至3個月。此外,MG新款車HS 2.0T將從6月起交車,中華車透露最快第三季末將再推出MG品牌全新車款,市場預期為小型跨界休旅車,且可望同步導入純電車型,為整體品牌業績添動能。相較中華車,裕隆法說會釋出訊息較為平淡,法人關注的納智捷n7投產狀況,一如之前預期的年底投產,目前預接訂單2.5萬張,已規畫可達5.
【時報-台北電】裕隆集團下半年新車齊發,可望帶起一波交車高峰,中華汽車為滿足MG品牌車訂單需求積極拉高產能,5月提前突破月產千輛目標,年底前挑戰單月1,500輛新高;裕隆日產汽車將有兩款電動化車款陸續上市,裕隆汽車亦重申納智捷n7電動車將如期於今年底量產,已備好5.5萬輛產能可對應接單。 裕隆三寶24日舉行法說會,其中中華車受惠MG新車銷售優於預期,24日股價先行走強,一度站上觸及90.4元高點,創逾25年新高價,終場收89.4元,漲幅達3.83%。 MG目前月交車量已突破700輛,中華車原先設定6月將突破千輛,不過24日法說會報喜,透露千輛目標將提前於5月達陣,將力拚年底前月產量再增至1,500輛。 MG新款車HS 2.0T將從6月起交車,中華車透露最快第三季末將再推出MG品牌全新車款,市場預期為小型跨界休旅車,且可望同步導入純電車型,為整體品牌業績添動能。 MG今年第一季對中華車貢獻營收約16億元,隨著新車上市、產能增加,法人也看好營收貢獻將逐季成長。中華車表示,目前MG候車期約4~5個月,產能提升後估可縮短至2~3個月。 除MG貢獻,中華車去年受轉投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險重創,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為帶動汽車供應鏈發展,中華車(2204)偕同11家供應商,共同獲得經濟部工業局「以大帶小」專案補助,未來將攜手進行41項節能設備減碳改造計畫,總投資金額達1.1億元,展現推動ESG生態圈的決心。為邁向「2050淨零轉型」,經濟部工業局積極推動產業與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期望藉此強化台灣企業經濟韌性及競爭力,2023年集結中央跨部門資源,推出「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計畫」,邀請企業及其供應鏈以聯合申請方式,提供「1+4智慧化補助」及「1+10低碳化補助」,專案申請最高可獲得3000萬補助。 因應全球趨勢,製造業製程減碳為當務之急,中華車今年率先啟動「以大帶小」專案,並於年初與20家協力廠、2家經銷商一同簽署「中華汽車暨供應商ESG淨零碳排宣言」,承諾未來將致力於節能減碳行動,共同為「2050淨零碳排」目標努力。 中華汽車以自身經驗主動協助協力廠商推動「節能減碳輔導及補助」、「輔導溫室氣體盤查」及「倡導綠電建置」三大主軸,期望能讓中衛體系循序漸進低碳轉型。 近期,在政府推出的「全方位協助產業推動升級轉型」補助計畫引導下,中華汽車攜手和勝、茂雄、穎明
裕隆集團下半年新車齊發,可望帶起一波交車高峰,中華汽車為滿足MG品牌車訂單需求積極拉高產能,5月提前突破月產千輛目標,年底前挑戰單月1,500輛新高;裕隆日產汽車將有兩款電動化車款陸續上市,裕隆汽車亦重申納智捷n7電動車將如期於今年底量產,已備好5.5萬輛產能可對應接單。
中華車(2204)MG在台銷售超預期,公司積極擴大拉高產能因應,中華車於24日法說會表示,可望提前在5月達成月產能1,000輛大關,年底前單月將力拚1,500輛,MG品牌全年銷量可望順利達成1.2萬輛銷售目標。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華車(2204)下午舉行集團線上法說會,副總錢經武指出,MG累計前4月銷售為2851台,預計5月單月產能會開始逐步拉升,由1000台提升至1500台,2023年銷售目標也由原本1.05萬台調高至1.2萬台,公司策略為先求穩再求發展,因此目標訂不高先求提高生產計畫。中華車導入的MG對第一季營收貢獻16億元,銷售費用2-3億元。錢經武指出,目前MG兩款車型1.5T約佔比70%,PHEV約20%,6月開始銷售2.0T,接單佔比10%。中華車目標每年導入一台全新車款,預計今年第三季末第四季初上市一台新車,明年也會有一台全新車款。2023-2024年新車型除MG外,其他電動車也會有。針對待交車期部分,錢經武表示,目前正在交車訂單為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份下訂的車,估計等待期約4-5個月,盼產能提升後交期可縮短至2-3個月。中華車今年資本支出為7-8億元。以第一季合併營收結構中來看,75-80%為內銷四輪,10-15%售後服務。中華車第一季營收為90.76億元,年增25.3%,稅後淨利為14.8億元,年成長12.8%,每股盈餘2.71元,創近10年來新高。中華指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