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8A5履帶機動橋2人就可操作 連戰車都能負重

M48A5履帶機動橋,只需要兩個人操作,短短3分鐘就能架架一座臨時橋樑,最重要的是它負重60噸,就連戰車都能開上去,不過國軍除了履帶機動橋,還有人力架設的倍力橋、中框橋,以及可在水麵行走的M3浮門橋,可視環境的不同,克服任何地形障礙。

前方橋樑毀損,無法渡河該怎麼辦?沒關係,有M48A5履帶機動橋就搞定。官兵駕駛M48A5,配合同袍手勢,緩緩將機動橋降下,跨在河的兩岸,不到3分鐘時間就完成,而且讓人驚訝的是,它連戰車都能開上去。

M48A5履帶機動橋克服地形障礙 連戰車都能負重
M48A5履帶機動橋克服地形障礙 連戰車都能負重

現在我們看到的橋車底盤:「它是44噸重,那橋面是60噸重,所以在通行是安全無虞。」

M48A5履帶機動橋,具備60噸載重能力,現階段國軍所有車輛都能通過,此外它橋樑跨距18.3公尺,最多可延伸至45公尺,平時可支援斷橋搶通作業,戰時更是能讓國軍克服壕溝與河流等障礙地形,軍方類似功能的,不只M48A5。

M48A5履帶機動橋克服地形障礙 連戰車都能負重
M48A5履帶機動橋克服地形障礙 連戰車都能負重

包括要以人力架設的倍力橋與MGB中框橋,都具備同樣功能,雖然長度沒有限制,但所需時間超過一小時,此外M3浮門橋則是能跨越水面障礙,讓車輛能在水面行走。

陸軍工訓中心渡河組教官林右朗:「能夠在敵火的狀況下,快速的恢復我們交通路線暢通,以利我們後續的機甲部隊、戰車部隊,挺進到前方的指定地區,至於我們的倍力橋,它是屬於比較後勤支援型的橋梁,所花費的時間跟所編組的兵力,會比較多也比較大,通常都會位於後方,我們的支援跨區增援的路線上,或者是後勤補給的路線上,浮門橋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曾經復興空難,南方澳大橋的斷裂,我們的浮門橋都有在第一時間,進入到水域裡面,,實施機體殘骸的打撈作業,還有斷橋橋面殘骸的切割作業。」

不論地形多麼複雜,工兵群都展現「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為救災人員與作戰部隊,開出一條又一條平坦道路。(民視新聞楊凱安、簡士峯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