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示警,對AI造成大規模失業、不平等加劇的可能性深感擔憂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貨幣基金(IMF)週一刊出一份名為《拓寬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收益:財政政策作用》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IMF直言對“AI大量搶走人類飯碗”深感擔憂,同時呼籲各國政府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本國經濟。報告提到,生成式AI具有巨大的潛力,能夠促進生產力增長和推進公共服務的可及性。但IMF也警告,這種技術引發有關“大規模失業和不平等問題不斷加劇”的深刻擔憂。

IMF預期,AI轉型可能會更加頻繁地影響高技能勞動者和白領工人。在之前的生產力暴增時期,以機器人技術為例,主要影響的是藍領工人。「與過去的顛覆性技術不同,人工智慧時代存在諸如“高技能職業工作崗位減少”的可能性。」

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IMF財政事務部副主任艾拉·達布拉-諾里斯用上美國聯準會(Fed)對通膨曾使用過的用詞(更高且更久)(higher and longer)的描述。「對於面對更高失業率、更長失業週期的工人們來說,轉型可能會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年紀大一點的勞動者可能沒有AI時代所需的技能,可能需要比以往更長的時間來獲得這些新技能。」

IMF也提到除高技能工人外,AI也有可能使得機器人更加智慧,從而導致藍領工作進一步變得自動化,這可能會加劇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失業率上升的同時,勞動者平均工資一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