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若在台灣長大 成就大不同? 教授:頂多郭台銘等級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旋風訪台,掀起國內AI風潮,言行舉止更是搶佔鎂光燈,對此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分析認為,黃仁勳的成就歸功於9大原因,假如是在台灣長大,依照他的個性和能力一樣可以成功,但領域和方式會有很大不同,自行創業的話「最多就是郭台銘等級」。

翁達瑞在臉書表示,黃仁勳的成就非凡卻平易近人,幼年移居美國卻眷戀故鄉的食物,感恩故鄉對事業的幫助,除了讓人敬佩,同時也好奇「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他的成就會有差異嗎?」

翁達瑞強調,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有諸多線索可以參考,探究黃仁勳成功的背後,大致可歸納下列9大原因:

1. 黃仁勳到美國後,曾在寄宿學校獨立生活幾年,這是一段很辛苦的成長經歷,讓他培養出台灣小孩缺乏的存活能力。

2. 父母移居美國時,黃仁勳已到上中學的年齡,因為成績優異高中跳兩級,這是台灣的教育體制所缺乏的彈性。

3. 美國的高中課程並不沈重,讓黃仁勳能去餐廳打工,反觀同年代的台灣小孩不可能有類似的就業經驗。

4. 高中畢業後,黃仁勳選擇離家近、學費較低的州立大學就讀,為了擠進名校,同年代的台灣小孩卻得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

5. 大學畢業後,黃仁勳的第一個專職工作是在如今的競爭對手AMD,但只做一年就離職,當時的AMD還活在英特爾陰影下。

6. 黃仁勳跳槽到一家專用晶片的設計公司,前後長達8年,他在矽谷職涯順利可歸功於美國企業重視個人實力,而且沒有名校情結。

7. 出身中段班州立大學的黃仁勳,工作期間進入私立名校史丹佛大學攻讀碩士,這要歸功美國教育界的平權價值,即是「英雄不怕出身低」。

廣告

8. 取得碩士學位後,黃仁勳並沒有繼續攻讀博士,在沒有士大夫觀念的美國,讓他可以自在選擇人生道路。

9. 黃仁勳在30歲時與友人共同創立Nvidia,資金來自創投公司,只有在相信年輕人的美國才能做到,並且取得2千萬美元的創投資金。

翁達瑞認為,美國社會提供黃仁勳成功要件,如果他是在台灣長大,而且沒有移居美國,人生軌跡可能不同,依照能力與個性來看,留在台灣仍然可以很有成就,「但絕非全球最大人工智慧晶片公司的創辦人與最高主管,因為他的生活日常會完全不同。」

他認為,假設黃仁勳沒有移居美國,他會和其他同年齡的小孩過一樣的生活,面對沈重的升學壓力,不需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不需到外面打工、更不可能高中連跳兩級,儘管高中畢業仍可擠進名校,但科系由聯招會決定,進入大學也一定能畢業,由於取得名校文憑,可在社會上暢行無阻所以不用太認真讀書,若想繼續深造也能報考國內的研究所,甚至拿個博士學位光耀祖宗,仍然會有一定成就,但對比現在卻差很多。

翁達瑞評估,在台灣成長的黃仁勳如果進入公職,可能一論升官當到部會首長,進入私人公司也能升任高階主管,如果自行創業會先遇到資金困難,只能從小規模開始,看時機再擴張,但就算創業一帆風順,「最多就是郭台銘的等級。」

他強調,黃仁勳能在高科技業出人頭地,因為他兼具美、台兩地的文化特質,承襲美國人的靈活加上台灣人的苦幹、美國人的自信加上台灣人謙遜、美國人的競爭精神加上台灣人的合作態度等等,反之假如果在台灣長大,不會擁有美國人的特質,「只有台灣人特質的黃仁勳一樣可以成功,但領域與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接到黃仁勳大單?金寶瞬間拉漲停 陳威昌笑:不能說

三兆胸畫面震驚國際 外媒:沒人會對庫克「挺胸而出」

輝達還沒來! 高雄房價噴1成 晚3個月「預算多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