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AI報告:陸2.2億個工作恐被生成式AI重塑 客服銷售職業最受影響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 (MGI) 近日出具研究報告表示,中國約有 2.2 億個工作恐遭生成式 AI 等自動化技術重塑,其中有 10 大行業受影響程度最大。該報告主要用來測算生成式 AI 的經濟社會價值。

麥肯錫在調查後發現生成式 AI 創造的主要價值可用「4C」來概括,分別是簡化 (虛擬專家)(Concision)、編碼與軟體開發(Coding and Software)、內容創作(Content Creation) 以及客戶互動(Customer Engagement)。

生成式 AI 利用非結構化數據源歸納並提煉洞見,從而促進專業知識的傳播,並能解讀文本與轉錄稿,應用於財務績效分析上可提高財務規劃與分析的效率,有望將財務成本降低 4%~7%。

在編碼與軟體開發方面,生成式 AI 可解讀、生成代碼,從舊有系統大規模遷移主機資料,自動開發、記錄、糾正測試,簡化軟體開發流程。

此外,除生成內容外,生成式 AI 還有助於打造高度個性化的消費體驗,如通過聊天功能優化客戶服務,還能拓寬客戶聊天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從而加速客戶拓展與數據收集,如聊天機器人的使用有望降低 9%~11% 的客戶運營成本。

經過分析後,MGI 發現目前勞動者 50% 工時內的工作可能在 2030 年前被自動化,生成式 AI 的顛覆性潛力將衝擊各行各業的不同職缺,對各類職業造成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白領工作受到的衝擊將比藍領工作更大。總體來說,生成式 AI 將促進工作力轉型升級,催生全新的工作方式,顯著提高人的效率。

廣告

報告指出,在中國,客戶服務與銷售職業最受到生成式 AI 影響,之後依序是秘書與行政助理、IT 與軟體工程師、網頁與數位介面設計師、作家與編輯、會計與審計人員、口 / 筆譯人員、法律專業人士、新聞分析師、記者跟新聞工作者、以及財務分析師。

隨著生成式 AI 持續進化,企業與勞工必須高效加以適應和運用,組織必須順應 AI 發展潮流,圍繞生成式 AI 的潛力重新定義職缺、培養全新技能,勞工也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提升自身技能,進而在 AI 賦能的未來持續成長。

中國雖在多個 AI 領域領先,但企業部署 AI 速度卻慢了一步,報告稱僅約三成中國企業透過內部培養 AI 人才,明顯低於 45% 的全球均值。

中國企業並不是不想做,而是人工智慧產生內容 (AIGC) 屬於全新技能,不管是學習內容儲備還是以前的學習形式都無法支援,如何培養員工 AI 技能,成為企業培訓部門無法逾越的難關。對個人來說,如何找到高品質的學習資源,跟隨靠譜的 AI 實戰老師學習也是一大難題。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