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攻上200元,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國股市上週五晚間漲跌互見,科技股表現相對較強,道瓊指數下跌0.15%、S&P500下跌0.04%、Nasdaq上漲0.12%,費城半導體下跌0.07%,個股方面,蘋果、微軟與Nvidia總市值相當接近。資金持續集中在大型科技股身上,道瓊指數相對弱勢,是唯一仍在60日均線下震盪的指數。德國股市下跌1.44%,已跌破60日均線,法國股市下跌2.66%,跌破240日均線,且也將今年漲幅全部吐出,政經局勢變化成了股市的隱憂。亞洲股市方面,日本股市走跌逾1%,在60日~120日均線之間,日圓155~160元之間,韓國股市回到所有均線之上後震盪,等待出量脫離整理區間的機會,中國上證指數力守3000點整數關卡,深圳指數依舊處於弱勢格局,仍不排除再向下測試4月中旬低點,香港恆生指數盤中觸及60日均線後反彈,觀察是否能夠成功打底,新台幣匯率區間依舊介於32~32.6元。

雖然今天前四大權值股中,雖然僅有鴻海( 2317 )再創新高最為強勢,也終於達到郭董退休的關卡價位,並已足以再次推升指數盤中寫下22567.34點的歷史新高,終場下跌8.19點、0.04%,收在22496.53點,成交量為4426.97億元,指數維持在創高走勢當中,均線多頭排列且發散,日KD指標交叉向上後延伸,已進入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增加。單看台股目前多頭依舊強勢,美國科技類股也仍屬強勢,不過包含道瓊、歐洲與原本強勢的日本則進入休息,國際股市可能將慢慢進入調整階段,強勢的台股審慎樂觀,但也要留意追高風險控管。

盤面焦點集中在前四大權值股,也是受惠AI與Nvidia的關鍵公司,包含台積電( 2330 )、鴻海、聯發科( 2454 )與廣達( 2382 ),除了漲多之外,目前並未看到明顯不利的跡象,業績基本上都是正向,但是股價已經走在前面,可從技術面觀察價量之間的變化。櫃檯指數跟隨加權指數攻擊,創波段新高268.51點,除了高價的科技股之外,生技股表現也不錯,終場上漲0.72點、0.27%,收在267.65點,成交量能為1145.91億元,指數站在所有均線之上,均線多頭排列且發散,日KD指標進入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略增。

科技類股就是以AI族群向外擴散,大型權值股隨國際AI股表現,而中小型電子股則在大型權值股拉大比價空間後,基本上就是看本身是否有題材,搭配業績與籌碼面表現,盤面熱度不減,縱然有不少魚目混珠,或是評價超過預期許多,但是這也是多頭的重要象徵之一,資金充沛下的投機性產物,如果減少反而不利於動能。

傳產類股依舊維持輪動格局,包含重電、能源、水資源、航太、軍工、電線電纜、貨櫃航運、散裝航運、汽車、營建與資產等,綠能相關個股依舊是盤面重要焦點,畢竟電力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另外還留意的是成衣、製鞋,第三季是許多成衣代工廠的傳統旺季,奧運雖僅是題材,不過若是業績成長的個股就值得留意,另外空運業務,同樣也將進入傳統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