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vs.市值型ETF?00878經理人教戰「年齡投資法」30歲買30%、40歲買40%…
高股息ETF掀起全台投資熱潮,但坊間一直有派說法,直指高股息長期績效跟不上市值型?「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經理人游日傑接受《Yahoo奇摩財經》專訪時直球回應,坦言長期來看市值型績效確實比較強,但如何配置沒有一定對錯,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年齡投資法」來進行規劃。
長期實證來看,市值型確實漲比較多,但它的波動也比較大
游日傑指出,市值型、高股息型ETF配置,沒有一定正確的做法,每個人都應按照自己不同階段的理財需求去調配,雖然很多人說市值型才是正解,對於把錢一直投入的投資人來說,也許拉長20年來看,他賺最多沒錯,但沒有人能夠保證這20年期間,他都不會有其他用錢的需求。
「可能有人覺得沒關係啊,要用錢的時候就賣個幾張」,他直言,這是行為財務學的問題,當投資人要判斷什麼時間點要賣的時候,其實很少人有辦法決定要賣多少,什麼時候是高點、要賣多一點?什麼時候是低點、要賣少一點?對投資人來說,如果有固定現金流需求的話,市值型的起伏比較大,很多人就會變成擇時交易,自己判斷前景好壞,但有時候市場就是不如大家預期得走,最終造成少賺的結果。
高股息提供投資人更願意長抱不動的選項
游日傑說道,長抱對投資人來講,雖然財務論證告訴我們,一直投入市值型是賺最多的,可是實際上可以做到這個行為的人很少,「因為違反人性,就會手癢想買賣,會想要自己判斷高低,想要當股神!」他認為高股息型的好處是,它會定期配息,跌下來的時候,投資人還是會覺得沒關係,好歹這一季還是有拿到配息,就比較不會有賣的想法,累積起來的效果並不一定會輸給市值型。
事實上,游日傑表示,投資人領到股息,也會有感自己參與到資本增值的成長,現在很多存股族的概念是逢低買、不要賣,這個觀念非常好,因為用結果論來看,資產成長速度搞不好比自己平常賺的錢還多,可是如果大家都一直買、都不賣,基金都沒有配息的話,「那不是就把所有的錢都壓在股市嗎?」基本上大家都還是有現金流需求,可能像要繳貸款、保險費、基本生活費或是子女學費等,配息型的商品可以讓大家偶爾拿回來一些現金,投資人會覺得自己有參與到投資標的上漲的過程,投資上也會比較有動力。
最終的投資結論告訴我們,不要離開市場,你才是賺最多的人
換句話說,游日傑認為,該買市值型或高息型,還是得先判斷自己是否有現金流需求,才知道適合什麼樣的商品,對於現金流需求沒那麼強、現在本金也不大,或者純粹是閒錢投資,再怎麼樣震盪起伏,都不會影響到心情,這樣的人才適合投資市值型。
而高股息也確實可以提供投資人一個參與市場、不要離開市場的理由,根據統計,過去20年來,只要錯過台股10個交易日的最大漲幅,累積報酬就只有一半而已,假設本來可以賺400%,如果10天沒有在市場裡,那10天又剛好是台股單日最高漲幅的10天,20年報酬率就只剩200%,差了一倍,結論就是告訴我們,要盡量參與市場,無論進或出都可以,但有些人心臟沒那麼強,這時候高股息就可以給你比較篤定的投資心態。
年齡投資法:市值型、高息型一起買
游日傑最後建議,他認為最好的解方是用市值型搭配高息型,可以選擇年齡投資法,用年齡來規劃投資配置,越年輕的投資人,市值型就買多一點、高股息少一點,例如20歲,市值型就占8成,高息型占2成,30歲就買3成高股息、40歲買4成…隨著年齡增加來調整,退休族可能就投資6到7成高息型。